方法 。 总之, 茶对于人民生活的保健作用是多方面的, 对人的个性修养是行之有效的 。 在和谐的环境里, 茶自然会成为文明的调合剂 。 二、茶文化与人际关系人们饮茶之际, 可以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跨越隔阂的交流气氛 。 茶的那种平和清淡的自然秉性会与人们追求和谐的要求息息相通 。 人际关系可以因茶而生缘, 因茶而更加融洽 。 社会上的茶室大多是宁静的场所, 为人们提供了祥和安逸的交流环境 。 记得一首当代《茶室铭》有云:“斯是茶室, 唯茗德馨 。 龙井西湖绿, 观音碧螺春 。 普洱兴鸿儒, 往来聚嘉宾 。 可以健身心, 侃茶经 。 仰清泉之润耳, 仰国门之昌隆 。 敬茶神明!”来到茶室, 谁都不会惹是生非 。 茶在人际交往的连接带上具有其他媒介所没有的润滑作用 。 俗话说“以茶会友”, 其中就体现着交际的功能 。 与之相比, 酒虽然是用途更广的饮料,文化寓意也很深远,然而酒给人的刺激力过分强烈,不知有多少人因酗酒而闹事,酗酒而伤身,但从未听说过饮茶而引起的负面作用 。 这说明酒与茶在人际关系方面具有不一样的行为取向,二者之间区别甚大 。 “茶为韵清常注盏, 酒因气烈再添杯”, 这句联语也反映出两种饮品的不同作用 。 围绕着饮茶中的人际关系, 我国茶界创造出饮茶的交际艺术, 这种艺术与饮酒相比, 具有更高雅的文化境界 。 饮酒者一般在兴奋中相互沟通, 而饮茶则在平静中享受交往的乐趣 。 中国过去流行的“斗茶”就是一种交流活动 。 尽管有人把斗茶活动称为“茗战”, 带有比赛性质, 但仍属于心灵沟通的交往, 并非单独的争强好胜 。 宋人唐庚《斗茶记》所记:“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 。 予为取龙塘水烹之, 而第其品, 以某为上, 某次之”的做法就充满着乐趣 。 范成大《题张氏新亭》诗有云:“烦将炼火炊香饭, 更引长泉煮斗茶 。 ”宋代斗茶, 除比试茶汤的色泽之外, 还要比试沫饽的多少和停留在怀盏内壁时间的长短, 而“以水痕先者为负, 耐久者为胜”, 格调甚高 。 过去斗茶,人们总要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虽较输赢, 却无争夺 。 这种斗茶, 只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而不会引起纠纷 。
茶文化中的游艺活动很多, 这些活动大都能够活跃人际关系 。 宋人陶谷《荈茗录》说:“茶至唐始盛, 近世有下汤运匕, 别施妙诀, 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 。 禽兽虫鱼花草之属, 纤巧如画, 但须臾即就散灭, 此茶之变也 。 时人谓之‘茶百戏’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指的也是烹茶游艺 。 杨诚斋写有《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 表述了烹茶游艺的无穷乐趣:“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 蒸水老禅弄泉手, 隆兴元春新玉爪 。 二者相遭兔瓯面, 怪怪奇奇着善幻 。 纷如劈絮行太空, 影落寒江能万变 。 银瓶首下仍尻高, 注汤作字势嫖姚 。 不须更师屋漏法, 只问此瓶当响答 。 紫薇山人乌角巾, 唤我起看清风生 。 京尘满袖思一洗, 病眼生花得再明 。 汉鼎难调要公理, 策勋茗碗非公事 。 不如回施与寒儒, 归续茶经传纳子 。 ”由此可见, 无论你开展什么样的茶文化活动, 收获的都是和谐 。 提倡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氛围基础,而茶文化可以构建这种氛围 。 应该看到, 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明修养的差异,各阶层之间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无论你怎样调节,都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在没有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情况下,用茶文化去引导人们自我修养和人际沟通,可起到调解和整合的功能 。 茶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培育感情,从而生成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操和兼顾他人的处事准则, 以至于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 能够互谅互让 。 如果我们把茶的交际功能扩大, 一定能够产生和谐的效果 。 三、茶文化给社会带来和谐理念茶还能够传递社会理念, 并与古老的文明传统相吻合, 通过哲理的感悟, 轻轻地融入当代人的心灵 。 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在赋于人们“节俭、淡泊、朴素、廉洁”等人格思想的同时, 处处与中国哲学思想交融 。 比如说, 中国孔子茶道就是我国茶文化的承传方式, 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吸收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精华, 充满了智慧的思辩, 沉积了厚重的道德伦理和人文追求, 它通过茶的滋润来打动人心, 并用一个“和”字来释放传统哲学思想理念 。 当人们通过孔子茶来感悟社会的时候, 心情会显得格外稳定, 表现出更多的亲和力 。 如果我们穿透茶生活的时空隧道, 我们会发现, 饮茶本身不但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无数细胞, 而且携带着中国人的博爱准则, 这与饮茶活动中所体现的感情交流与礼节文明是那样天人合一, 以至于所有饮茶的中国人都能无形地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 。 饮茶活动往往以自我修养为根基, 展示出那种淡泊、宁静、高洁和朴素的心态, 创造出与人为善的气氛与环境 。 围绕着饮茶, 中国人启动过无数的文化智思, 开展过各种各样的茶文化活动, 使饮茶最终冲出了饮料的物质层面, 转化成一种社会化的生活方式, 而且进入了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的至上境界 。 此外,在茶的饮用过程中,通过文化的加工和提炼,衍生了众多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积存了厚实的茶文化,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在享受饮茶品茗的乐趣时, 更多地追求茶文化的深刻内含, 这样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总94期)刊登过访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先生的一篇文章, 题为《茶应成为“国饮” 》, 文章中说:“新世纪以来, 一种全球范围的对茶的重新认识给中国茶叶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提倡茶为国饮, 让茶在服务人类健康、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已成为重要课题 。 何为‘国饮’, 就是要通过推广, 让饮茶不仅成为中国的一种民族习俗, 而且在国际上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 。 ”文章还从各个角度论证了茶为“国饮”的力点, 分析了饮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最后总结说:“茶的内在价值吻合了新世纪人类发展的内在需求 。 我们提倡国饮, 是与倡导新生活、新价值观联系起来 。 ……要通过茶内在精神的发掘, 利用茶德来弘扬民族文化;要倡导以茶为礼, 以茶待客,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 要让茶的开发与新科技、新产业、新消费方式结合, 树立品牌, 不断创新, 这样才能让茶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既然中国茶界已经把茶提升到“国饮”的高度, 那么, 这个“国饮”称号就理应给和苦荞茶功效谐社会灌输文明动力, 起到“国饮”应有的作用 。 我们认为, 茶应该成为“国饮”, 毕竟茶是中国人的第一饮品(无酒精饮品), 况且中国又拥有着世界上茶消费群最多的人口, 只是我们不能把“茶”这个世界上最圣洁最天然最有内涵的饮料仅仅放在物质消费的空间当中, 我们还要把茶的全部文化能量贡献给人类社会, 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内都共享茶之芳芬 。 中国茶文化虽历经千载沧桑, 却历久弥新, 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造中, 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因为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 我们都知道,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 无论从人际关系方面讲, 还是从人与自然方面讲, 谁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 可这样说, 没有和谐文化, 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氛围 。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就应该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这其中就要包括茶文化 。
推荐阅读
- 泰迪比熊区别
- 泰迪和比熊的区别
- 英短美短区别
- 比熊犬和泰迪哪个贵
- 如何在移动端和桌面下载Twitter视频、图片资源
- 灵柩和素问出自哪本书 灵枢和素问有啥区别
- 支付宝怎么接收好友的赏金红包与使用
- 喜马拉雅FM QQ授权登录
- 15的因数有3和5对吗15的因数有3和5对吗
- 寒食古诗意思解释和主题思想 《寒食》古诗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