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性温, 绿茶性凉, 乌龙茶“三分红七分绿”, 性平, 是而腊冬宜红茶, 生热暖胃;春秋宜乌龙茶, 乍热还寒;熊熊火烧着的苦夏, 当煮一壶清汤碧叶之绿茶, 先自凉着, 至冷, 看上去有如深潭冷绿, 幽泉冰碧 。 然后如水龙头直灌肠胃, 两腋间便习习风生焉 。 这是一种牛的吸法驴的饮法, 妙玉是不太喜欢的, 妙玉要用“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蟠虬整雕竹根”的香椽杯盏啜茗, 那杯盏比樱桃还小, 不堪驴饮, 只够蜜蜂唇吻吸啜 。 我们不同, 我们冬天雪花飘飘, 或许能闲下来煮茗细品, 夏天要去干牛活, 所以要牛吸;要去流驴汗, 所以要驴饮 。
北京的大碗茶未曾喝过, 想必在夏天用的是大蒸钵, 把脸都罩了往肚腹里倾注的;四川之盖碗茶在夏天是这么喝的:活火烹活水, 倒入碗中, 以盖盖碗, 关锁香气, 以待茶凉, 然后或啜饮或倒注, 视渴而定, 大渴即大灌, 小渴即小啜 。 而在我们江南的路亭间, 置大木桶, 挂大竹杓, 烧沸井水, 丢大把茶叶, 或浓或淡, 供行人脚夫免费解渴 。 赤日炎炎, 大汗淋漓, 南北行人, 苦力脚夫, 到得亭间小坐, 操大竹杓, 舀一大瓢, 仰脖大灌, 喉胃间有瀑布落潭的声响, 顷刻间暑气全消, 雨线之汗倏忽收了, 只是提脚上路, 肠间有泉水叮当的漱石音节 。 夏是忙的, 人是忙的, 夏是苦的, 人是苦的 。 所以, 在江南茶亭两柱间, 常见有对联写照人生:为名忙, 为利忙, 忙里偷闲, 且喝一杯酒去;劳心苦, 劳力苦, 苦中作乐, 再倒一碗茶来 。
茶在雅士淑媛那里, 是要趁热喝的 。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 茶要滚沸冒蟹眼响鱼泡以育其华, “重浊凝其下, 精华浮其上” 。 茶水若凉, 则其精华随气而竭 。 黛玉、妙玉们都是不吃饭吃露水能饱肚之人 。 她们吃茶, 当然只鼻吸浮漾之华, 重浊之水就让我们吃吧 。
【一盏清凉茶】 其实, 茶是凉的, 茶生于寒山冷雾间, 本根清冷 。 陆羽《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
如是, 茶实是为夏而存在的 。 肉食者鄙, 藿食者躁, 凉茶消暑平躁, 最宜脏腑, 最关生命 。 当年林则徐微服入粤, 以查禁鸦片, 时值炙夏, 中暑不起 。 问诊广州王老吉, 王氏开出凉茶一帖, 药到病除, 王老吉凉茶遂成名茶佳品 。 茶冷, 符昭远就很不喜欢茶:“此物面目严冷, 了无和美之态, 可谓冷面草也 。 ”符氏是热世中官场里的热络人物, 哪里会喜欢与禅一味的茶呢?刘禹锡是半个知茶人, “欲知茶乳清冷味, 须是眠云歧石人 。 ”说禹锡先生半知茶, 是因为他晓得茶是清冷味的, 说他不知茶, 是因为他除了知道眠云歧石人爱凉茶外, 不知道劳苦大众更晓得清冷味 。
盛夏饮茶, 体恤身心, 都在一凉字之中 。 吾之故里, 每至七月溽暑, 父母均以浓茶当菜淘饭, 曝晒于烈日下, 从不中暑, 茶于肝内肺内凉着呢 。
清凉, 是炎夏中的一大快意;清凉, 更是热世中之一大真谛 。 茶本性凉, 但需经沸水激发, 沸水激育其华之后, 茶仍是凉的 。 这不比酒, 酒是蒸气冷凝的, 而其冷凝之水, 仍是一团火 。 茶经热发, 即或热喝, 入腑仍凉 。 凉茶从热气中来, 正如冷禅从热肠中来, 茶禅一理, 正是如此 。 不知黑, 焉知白?不知热, 焉知凉?热世中人多有不懂, 饮甘饫肥惯了, 前呼后拥惯了, 便耐不住寒宵兀坐 。 怪道人走茶凉 。 世态本是炎凉的啊 。 绝好看的戏场, 姊妹们变脸;最可笑的故事, 朋友们结盟, 呜呼, 世情尽如此也, 做什么假, 认什么真, 什么来由作腔作调, 为天下笑 。 看破了都是扯淡 。 热世人偏不懂, 因是鸟惊心, 花溅泪, 怀此热心肠, 领取不了冷风月;山写照, 水传神, 识不得真面目, 因而摆不脱幻乾坤 。 茶终究会冷的, 这是真面目, 不是幻乾坤 。
推荐阅读
- 清明节的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传说
- 清代江南才子袁枚的武夷茶缘,白沙溪
- 小猫咪怎么养 保证奶猫食具用具的清洁卫生
- 如何清理吸尘器,吸尘器为什么吸力变小了
- 如何清洗金昌鱼?
-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 关于清明节的画报
- 如何清洗手机白色耳机线和数据线?
- 白板上黑水笔擦不掉怎么清理?怎么变白?
- 黄金饰品如何清洗
- 清明节手抄报 清明节手的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