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十一日,又是一个迟来的早春,想必三河、挂川的天气寒冷依旧,春花不发,茶人的心也随之飘去 。 阳光抚慰,春曦荡漾下的樱花片片,散落庭院,漫天飞舞,借景无限,难道只能重现在梦中的骏河?现在,并没有盖天的风雪,也没有寒冷的冰霜,但花般的笑容却无法出现在人们的脸庞,这又算不算伤菊?
见色明心,是佛教的经典,《葛藤集》是这偈的载体 。 和歌能人、作家,鸭长明住在繁荣的京都,从紫野到下京,兴旺发达 。 盛极一时的景象,谁说无法比拟中土的淮扬,歌舞升平的艺妓,也许正承继着汉诗的说唱 。 似乎,每个人都成为平清盛治世的一条琴弦,伴奏和应,看不到诸行无常 。 如关汉卿般,注视着世人的长明,一样的看尽红瓦粉墙,一样的伴走于烟花柳巷,可是,他的眼中只见到奢华和痴迷 。 多少浪士,穷尽体力只求俸禄,多少町人,尽献家财只为平安 。
见色明心,平清盛是否真的带来了平安?长明作了这样的长句:“人皆在愚中营生,于危如累卵的京中造屋,耗费钱财,自寻烦恼,小心侍侯,了无生趣 。 ”一切的一切,都在似乎的盛世下被掩盖,原本的意图任谁能言?
见色明心,发出“非平氏者非人”的豪言,霸主般统治天下的太政大臣平清盛,治世不过十余年,一样的被源赖朝灭于坛之浦,连坟墓都无法辨认 。 而源氏,也不过弯弓射雕,风流一时,最后连血脉都无以存继 。 京都还是京都,奈良也依旧是奈良,歌舞同样是歌舞,盛世依然,只不过,这一次是足利义满的时代,名唤北山 。 假如,源平二氏都有子孙活到当时,会否也发出“雕栏玉砌应由在,只是朱颜改”的感叹 。 这,难道不是佛说的无常?足利的子孙,最终也是傀儡,他们定是将源平氏的往事遗忘 。
见色明心,双层的内涵,不要忘记事情的本意,不要有为做而做的牵强 。 本意是心清的基础,永恒的实质原本平淡 。 有源平氏的夷灭,也有织田、丰臣的灭亡 。 人生五十年,乃如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第六天魔王死了,也不过是灰尘,他的子孙稀松平常,不再记得曾经的风云叱诧 。 生如朝露,逝若露消 。 吾生浪花事,梦中复寻觅 。 秀赖的无奈毁灭和繁荣在父亲睡梦中的大坂,谁又能说秀吉不是第二个信长?
见色明心,道元从自天童山归返,却不曾置办礼物,因为他只是个穷困的和尚,还是因为中土实在没有名物?周遭的僧人都无法理解这种情况 。 禅师没有多语 。 在波多野家治下的永平寺,默默的住持,辛勤的修行,不懈的传经 。 圆寂之前,那微微的笑容,是否就是如净禅师的礼物——追求的是道而不是行色之流 。 永平寺真的永平,香炉生烟,佛灯盏盏,《正法眼藏》代代相传 。 比起那些呼喝一时的天骄,道元是否赢了 。 当然!这,是我心底的答案 。
见色明心,利休的茶道讲了这么多,真的是否明白 。 他如斯的古朴,如斯的自然,他从不搜集名器,也从未筑就金房 。 他,能够从容的为天皇点茶,能够在插花于盛水的平盘,还能以大喝的方法面对死亡,更能剪除一片独留一枝表达舍我其谁的美感 。 这些,都因为他追求的是道,而非茶,而非器 。 但,他的学生,他的徒孙,又有几人能够承继?有乐奢靡,道熏痴望,仅仅的织部也因莫须有而亡 。 后来者,好器的多于茶,好茶的多于道 。 真正没有忘记本源的少之又少 。
见色明心,不要忘记本意,一切归于平常 。 建设网站的本意是否为了石高,联盟存在的意义又是否如同那个专访 。 是八部管理了联盟,还是八部束缚了自己 。
推荐阅读
- 禅茶七日谈之见色明心
-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概述王阳明的主要中心思想
- 认识自我释放压力 公明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进公园
- 愿我如星君如月 夜夜流光相皎洁什么意思 愿君如月我如星
- 见色明心,兰香子
- 二月的别称及美名(二月的别称及美名有哪些)
- 愿我如星君如月的意思(这个意思太美好了)
-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明心见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