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茶谱

朱权(1378—1448) ,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 , 封宁王 。 自幼聪颖过人 , 晚年信奉道教 , 潜心茶道 , 着《茶谱》 。 《茶谱》全书除绪论外 , 分十六则 。 在其绪论中 , 简洁地道出了茶事是雅人之事 , 用以修身养性 , 绝非白丁可以了解 。 “盖羽多尚奇古 , 制之为末 , 以膏为饼 。 至仁宗时 , 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 , 杂以诸香 , 饰以金彩 , 不无夺其真味 。 然天地生物 , 各遂其性 , 莫若叶茶 。 烹而啜之 ,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 。 予故取烹茶之法 , 末茶之具 , 崇新改易 , 自成一家 。 ”标意甚明 , 书中所述也多有独创 。
正文首先指出茶的功用有“助诗兴”、“伏睡魔”、“倍清淡”、“中利大肠 , 去积热化痰下气”、“解酒消食 , 除烦去腻”的作用 。 朱权认为纷芸众多的茶书之中 , 唯有陆羽和蔡襄得茶之真谛 。 他还认为饼茶不如叶茶 , 因它保存了茶叶自然的色香形味 , 后人无不欣然改变原来的饮茶之法而以开水冲叶茶了 。 朱权指出饮茶的最高境界:“会泉石之间 , 或处于松竹之下 , 或对皓月清风 , 或坐明窗静牖 , 乃与客清淡款语 , 探虚立而参造化 , 清心神而出神表 。 ”
《茶谱》记载的饮茶器具有炉、灶、磨、碾、罗、架、匙、筅、瓯、瓶等 。 《茶谱》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谈饮茶方法 。 朱权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 , 用水当用“青城山老人村杞泉水”、“山水”、“扬子江心水”、“庐山康王洞帘水” , 煎汤要掌握“三沸之法” , 点茶要经“盏”、“注汤小许调匀”、“旋添入 , 环回击拂”等程序 , 并认为“汤上盏可七分则止 , 着盏无水痕为妙” 。 制茶方法有收茶、熏香茶法 。
挺然而秀 , 郁然而茂 , 森然而列者 , 北园之茶也 。 泠然而清、锵然而声 , 涓然而流者 , 南涧之水也 。 块然而立 , [日卒]然而温 , 铿然而鸣者 , 东山之石也 。 癯然而酸 , 兀然而傲 , 扩然而狂者 , 渠也 。 以东山之石 , 击灼然之火 。 以南涧之水 , 烹北园之茶 , 自非吃茶汉 , 则当握拳布袖 , 莫敢伸也!本是林下一家生活 , 傲物玩世之事 , 岂白丁可共语哉?予法举白眼而 望青天 , 汲清泉而烹活火 , 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 , 符水以副内练之功 , 得非游心于茶灶 , 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 , 岂惟清哉?涵虚子[月瞿]仙书 。
茶之为物 , 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 , 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 , 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 , 茶之功大矣!其名有五:日茶、日[木贾]、日[艹设]、日茗、日[艹舛] 。 一云早取为茶 , 晚 取为茗 。 食之能利大肠 , 去积热 , 化痰下气 , 醒睡 , 解酒 , 消食 , 除烦去腻 , 助兴爽神 。 得春阳之首 , 占万木之魁 。 始于晋 , 兴于宋 。 惟陆羽得品茶之妙 , 著《茶经》三篇 。 蔡襄著《 茶录》二篇 。 盖羽多尚奇古 , 制之为末 。 以膏为饼 , 至仁宗时 , 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 , 杂以诸香 , 饰以金彩 , 不无夺其真味 。 然无地生物 , 各遂其性 , 莫若茶叶 , 烹而啜之 , 以 遂其自然之性也 。 予故取烹茶之法 , 末茶之具 。 崇新改易 , 自成一家 。 为云海餐霞服日之士 , 共乐斯事也 。 虽然会茶而立器具 , 不过延客款话而已 。 栖神物外 , 不伍于世流 , 不污于时 俗 。 或会于泉石之间 , 工处于松竹之下 , 或对皓月清风 , 或坐明窗静牖 , 乃与客清谈款话 , 探虚玄而参造化 , 清心神而出尘表 。 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 , 一童子出茶具 , 以飘汲清 泉注于瓶而炊之 。 然后碾茶为末 , 置于磨令细 , 以罗罗之 , 候将如蟹眼 , 量客众寡 , 投数纪匕于巨瓯 , 置之竹架 , 童子捧献于前 。 主起 , 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 。 "客起接 , 举 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 。 "乃复坐 。 饮毕 。 童子接瓯而退 。 话久情长 , 礼陈再三 , 遂出琴棋 。 故山谷日:"金谷看花莫谩煎"是也 。 卢[人工]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 , 予以一瓯 , 足可通仙灵矣 。 使二老有知 , 亦为之大笑 。 其他闻之 , 莫不谓之迂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