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涯网友冻云迷雾 虚拟货币的秘密,兼谈比特币的未来和各国的战略布局

一 货币的货币价值和非货币价值
任何一种货币都有其货币属性和非货币属性 。 这两个属性分别对应了这种货币的作为货币的价值和作为非货币的价值简称货币价值与非货币价值 。 比如金银, 除了作为货币的价值, 它们还有作为工业、艺术品原材料方面的价值 。 而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看, 古今中外出现的各种货币, 虽然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但各种货币依次出现的规律都是:非货币价值不断递减, 而作为货币的价值则不断增加, 而且时间跨度越长, 这个特征就越明显 。
以中国为例, 从最古老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粮食, 发展到后来的海贝, 骨贝其非货币价值就是在递减的, 而货币价值则在增加, 而且人们很快发现, 想要一个称心的货币, 直接用自然界自然形成的东西做货币, 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自己动手对其加工, 才能尽可能提升其其货币价值, 于是铜贝应运而生, 这时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就出现了 。 不过人类很快发现这仍然不够, 于是对货币的各种精深加工不断出现, 这种不间断的精深加工就是在通过人工竭力提升其货币价值 。
当发现浸透心血精心设计铸造的金币银币之类依然不能满足需要之后, 人类开始明白一个道理:自然物品做为货币, 其货币价值往往被其天然具备的非货币属性所束缚, 无论怎么精深加工去提升都有限 。 要让一种货币拥有最佳的货币价值以满足应用, 就必须完全脱离自然物品的窠臼, 完全由人类自己来设计打造, 并尽可能降低甚至舍弃其非货币价值才能最终使其货币价值最大, 于是纸币诞生了 。 纸币是这样一种神奇的货币, 其非货币价值接近于0, 擦屁股都嫌太小太硬, 烧火做饭就更加不适宜, 而其作为货币的价值却极其巨大, 运送携带、交易兑换、管理、分割、计量、均衡性等等等等都远胜于人类既往的任何一种货币 。 而且纸币也确实不辱使命, 自诞生之后其,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这其中, 纸币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
而现在, 人们在考虑的已经是这样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货币是否真的需要一个可以触摸的实体作为载体, 是否可以完全脱离有形实体, 不被任何实相所束缚, 从而具备最优越的货币属性、最大的货币价值和最低的货币成本 。
为什么会这样, 有观点认为, 原因在于交易的发展变化, 交易的模式、品种、内容、数量、交易的距离、面对的客户群体等等都在不断发展, 因而必将对货币提出要求, 其实何止是交易, 整个人类的历史, 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史, 而货币是经济的核心,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不单是交易, 经济的所有方面都会对货币不断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 而要满足这些日益繁复且极尽苛刻的要求, 就只能逐步放弃对其非货币价值的追求, 甚至完全放弃其非货币属性, 而竭尽全力去提升其作为货币的价值, 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货币形式不断变化的本质 。
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观点”货币和劳动有个毛关系“ 。 现在我们可以来谈谈这个观点了 。 这句话原则上是正确的, 但却还是没有把窗户纸点透 。 正确的说法是:货币的支付应和劳动基本呈正相关, 而且这种正相关越明确, 社会越健康, 但货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 则是生产该货币的成本, 应在保证货币货币价值尽可能大的情况下, 越小越好!更明白一点说, 就是如果货币保证了尽可能大的货币价值, 就是为经济提供了尽可能大的驱动力, 而这种货币中包含的劳动则是经济在获得该驱动力时所付出的成本, 这个成本当然越小越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