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壮英雄胆 , 茶助文人思” , 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 , 提高创作效果 。 但是 , 茶与书法的联系 , 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 , 两者以不同的形式 , 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 。 也正是这种精神 , 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 。 中国书法艺术 , 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 , 就象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 。 它不求外表的俏丽 , 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 , 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 。 对书家来说 , 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 , 去除一切杂念 , 意守胸中之气 。 书法对人的品格要求也极为重要的 , 如柳公权就以“心正则笔正”来进谏皇上 。 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 , 司马光便问他: “茶欲白墨欲黑 , 茶欲重墨欲轻 , 茶欲新墨从陈 , 君何同爱此二物? ”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 , 是其操也 。 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 , 其德操一也 。 ”这里 , 苏东坡是将茶与书法两者上升到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来加以认识的 。 此外 , 如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这些词句 , 都是对茶与书法关系的一种认识 , 也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 。 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 , 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 。 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 ,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贴》 。 宋代 , 在中国茶业和书法史上 , 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 , 可谓茶人迭出 , 书家群起 。 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 , 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 。 不少茶叶专家同时也是书法名家 。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 。 唐宋以后 , 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 , 有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 。 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 。 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 。 至于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 《玉川子嗜茶》 清 金农 金农(1687?1763) ,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字寿门 , 号冬心 , 别号很多 。 金农的书法 , 善用秃笔重墨 , 有蕴含金石方正朴拙的气派 , 风神独运 , 气韵生动 , 人称之为“漆书” 。 浙江的博物馆藏一幅隶书中堂 , 从中可见冬心先生对茶的见解:玉川子嗜茶 , 见其所赋茶歌 , 刘松年画此 , 所谓破屋数间 , 一婢赤脚举扇向火 。 竹炉之汤未熟 , 长须之奴复负大瓢出汲 。 玉川子方倚案而坐 , 侧耳松风 , 以候七碗之入口 , 而谓妙于画者矣 。 茶未易烹也 , 予尝见《茶经》、《水品》 , 又尝受其法于高人 , 始知人之烹茶率皆漫浪 , 而真知其味者不多见也 。 呜呼 , 安得如玉川子者与之谈斯事哉! 稽留山民金农 。 金农的爱茶之心从作品中流露无遗 , 大约是看到刘松年所画的《卢仝煮茶图》有感而发 (金农曾临摹过一幅宋人《玉川先生煎茶图》 , 不知是否刘氏之作) 。 从金农所描述的廖廖数语中,破屋数间 , 玉川子静坐候汤的形象生动地浮现了出来 。 金农笔锋一转 , 又谈起烹茶之道来 , “茶未易烹也” , 的确是一句内行人的话 ,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曾论到: “其火 , 用炭 , 次用劲薪 。 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 , 及膏木 , 败器 , 不用之……其水 , 用山水上 , 江水中 , 井水下……其沸 , 如鱼目 , 微有声 , 为一沸 , 缘边如涌泉连珠 , 为二沸;腾波鼓浪 , 为三沸 。 已上 , 水老不可食也 。 ”我们从金农作品中可知 , 他不仅研读过《茶经》和《水品》(明徐献忠著)而且还向烹茶专家学习过此道 。 因而 , 对看似容易的烹茶自有深刻的体会 , 决非附庸风雅 , 故作清高之词 。 正因如此 , 金农对当时一些“烹茶”之道 , 一眼就能看穿其实质:“人之烹茶率皆漫浪 , 而真知其味者不多见也 。 ”【茶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