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姜汤红糖水( 二 )


“功夫茶”的茶具需要一整套 , 包括几十种:茶壶 , 潮州话叫“冲冠” , 有的叫“苏冠” , 因为它来自江苏宜兴 , 是宜兴茶壶中最小的一种 。 茶叶罐质量标准的选择有四个字的公式 , 上面写着“小、浅、齐、旧” 。 茶壶可分为两人壶、三人壶和四人壶 。 其中以陈梦、铁花干、秋浦、萼浦、萧山、袁希圣等制作的最为珍贵 。 壶的样式很多 , 有小如橘子大如橘子、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子形、栗子形等 。 一般都是鼓形的 , 因为笔直有力 。 还有很多颜色的壶 , 比如朱砂、古铁、栗子、紫泥、石黄、天青等等 。 还有一种银沙闪烁、珠子众多的壶 , 俗称柚子皮沙 , 最珍贵 。 但是 , 无论款式颜色 , 最重要的是“要小而不要大;浅不宜深” , 因为大不会“起作用” 。 除此之外 , 还要注意“三座山在一起” , 即壶嘴、壶嘴和柄要在同一水平线上 , 这是判断一把茶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 。 检查方法是把茶壶盖在桌子上 。 如果茶壶的壶嘴、壶嘴和把手是平的 , 那就是上品 。 茶杯和茶杯的选择也有四个字:小、浅、薄、白 。 喝一口;保持底部在浅水下;洁白如玉衬托出茶的颜色;薄如纸 , 芳香扑鼻 。 潮州饮茶人常珍藏着磨白花蓝、平底广口的若神杯 , 以及杯底的书《若神宝》 。 产自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的小白瓷杯 , 也是杯子里最好的产品 。 茶大如碗 , 浓淡不一 。 煮工夫茶必不可少的有三样 , 第一次一个 , 第二次两个:被洗去泡茶杯;清洗一个水箱 , 进行浸泡和冲洗;另一个用来盛洗水和泡过的茶 。 茶杯和茶碟也有各种各样的款式 , 比如满月和棋盘 。 但无论什么风格 , 宽、平、淡、白都很重要 。 宽大的盘面 , 让客人多的时候 , 可以多放几个杯子;底部是平的 , 不会使茶杯不稳和晃动;边缘是浅色和白色的 , 这是为了衬托茶杯和茶壶 , 使它们变得美丽 。 比茶盘小的茶垫也用来装壶
有各种各样 , 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 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 , 使茶不易冷 。 茶垫里面还要垫上一层“垫毡” 。 “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 , 它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 , 之所以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 , 是为了保证不生异味、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 , 以免壶里积水 。
水瓶与水钵是用来贮水烹茶的 。 水瓶 , 修颈垂肩 , 平底 , 有提柄 , 素瓷青花者最好 。 也有一种束颈有嘴 , 饰以螭龙 , 名叫螭龙樽的 , 也属上乘之品 。 水钵用来贮水以备烹茶之用 , 大小约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 , 款式也很多 。 明代制的“红金彩” , 用五金釉描两条金鱼在钵底 , 当人们舀水时 , 搅动了水 , 这金鱼好像也随着游动似的 , 十分有趣 。 但是这东西现在已经少见了 , 一般多是素瓷青花 , 放置在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 , 舀水时才郑重其事地揭盖舀水 。
红泥小火炉 , 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 , 式样十分好看 , 形式各异 。 特点都是长形 , 高六七寸 , 置炭的炉心深而小 , 这样使火势均匀 , 省炭 。 小炉有盖和门 , 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 , 既节约 , 又方便 。 除此之外 , 还要“砂铫” , 以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 , 俗称为“茶锅” , 是用砂泥制成的 , 很轻巧 。 水一开 , 小盖子就会掀动 , 发出一阵阵悦耳竹叶青是什么茶的声响 。 不过 , 现在的人对工夫茶具已经没有那么考究了 。 再不像过去一定要用优质木炭或者榄核炭和泥炉来烧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