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牌: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信任

“茗门盛典”2008中国·福建乌龙茶十大茶业品牌评选活动暨首届福建乌龙茶质量评比大赛的报名活动正火热进行中 。 同时连日来 , 本次活动评选专家组关于福建茶品牌的论述也得到了本报读者群的呼应 。 不少市民和茶商都打进本报热线说 , 福建茶确实需要真正的品牌 , 希望本报的评选活动能够给予真实的反映 。 詹立锬:品牌这东西需要人去做 高级经济师 福建省茶叶协会会长 茶叶品牌极为重要 , 闽东绿茶 , 绝对一流的茶叶 , 可是一斤只卖几十元 。 浙江“龙井”也是绿茶 , 一斤却可卖到2000-3000元的价格 。 为什么?前者无品牌 , 后者是知名品牌 。 安溪铁观音过去也是几元、十几元钱一斤 , 现在可以卖到3000元-5000元/斤 , 为什么?因为现在安溪铁观音是中国驰名商标了 。 所以说品牌这东西需要人去做 , 当产品品质成熟的时候 , 就需要人去宣传推介这个产品的品牌 , 特别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推动 。 安溪铁观音为什么会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 其中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是重要因素 。 人家说铁观音的文化是“茶王赛” , 这一点也不过分 , 因为政府或者有关机构每年都要举办“茶王赛” 。 而且还把“茶王赛”办到北京去 。 这几年宣传的力度更大 , 如“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等等 , 这都是很好的品牌推介方式 。 这次东南快报举办的福建乌龙茶十大茶业品牌评选活动 , 也可以说是大众传媒对品牌的一种责任 , 值得肯定 。 刘宜渠:靠好品牌在规范引导茶叶市场 福建省茶叶协会秘书长、推广研究员【茶品牌: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信任】 茶叶市场 , 需要好品牌的规范来引导 。 茶叶市场混乱 , 不利于茶叶品牌的建立 。 没有好品牌引导 , 行业就不会规范 , 不规范的销售方式就会侵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 损害茶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 而真正的大企业虽然比较看重品牌 , 但目前宣传力度还不够 , 政府也缺乏引导和扶持 , 无所适从的消费者就很容易被一些“概念”忽悠 。 茶叶是商品率很高的一类农产品 。 由于构成茶叶品质的因素很多 , 组分复杂 , 且又因加工条件和工艺技术的不同 , 导致茶叶在色、香、味、形上呈现千姿百态 , 风格迥异 。 所以茶叶质量的优劣、等级上下、品格高低 , 很难用物理、化学指标来衡量 , 只能用感观评审判定 。 此外 , 茶叶作为一种农副产品 , 生产很难达到工厂化的大批量生产 , 家庭作坊式的茶叶生产与销售让茶叶品牌的形成显得先天不足 。 因此 , 塑造茶叶品牌 , 要从突出茶叶的地域特征着手 , 打造福建茶的区域品牌 。 刘 泓:茶品牌需要品质和信任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福建省传播学会秘书长、博士 在日常生活当中 , 人们越是在实现生活更健康和更安全上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 , 许多人就变成更关心而不是更不关心“风险” 。 围绕食品安全的许多“风险”问题和争论 , 充分说明了生活品质和健康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最为重要的依据 。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 , 过去时代存在的问题是:“我饿” , 而今天的问题是:“我怕” 。 所以 , 从小而言 , 每天餐桌上的蔬菜正逐渐被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替代 。 从大而言 , 在现实社会中 , “食品政治”已经随着食品供应链愈来愈跨区域化而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 甚至上升到了国际政治的高度 。 随着社会进步 , 消费者主权革命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消费者从关注物质的充裕转到关心生活质量 , 从拥有物质的数量转到了真实生活的品质 。 因此 , 让消费者对生活品质和健康安全更有信心 , 很大一种力量就是来自企业创造出的能够让消费者在更大空间意义上的“信任” 。 也就是说 , 人们不仅需要传统的个人之间的信任 , 还要构建对企业组织和经济制度的信任 。 从这一角度来看品牌传播 , 也就意味着我们要通过品牌塑造认同 , 培养信任 , 而这也正是现代企业组织与传统作坊式生产的重要区别 。 所以 , 品牌塑造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可以帮助消费者增强了对产品及其生产者的信任度 , 同时把某些产品与时髦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 使物质产品具有了符号的特征 , 从而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 。 所以 , 举办福建乌龙茶品牌的评选 , 其核心在于树立健康安全的生活品质 , 在于增强消费者对茶产品及其生产者的信任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