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歌舞

茶歌、茶舞 , 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 , 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 。 它们的出现 , 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的较迟阶段上 , 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形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经常内容以后才见的事情 。 从现存的茶史资料来说 , 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 , 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 , 其称“姜桂茶?出巴蜀” , 这里所说的“茶?” , 就都是指茶 。 至于专门咏歌茶叶的茶歌 , 此后从何而始?已无法查考 。 从皮日休《茶中杂咏序》“昔晋杜育有?赋 , 季疵有茶歌”的记述中 , 得知的最早茶歌 , 是陆羽茶歌 。 但可惜 , 这首茶歌也早已散佚 。 不过 , 有关唐代中期的茶歌 , 在《全唐诗》中还能找到如皎然《茶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几首 。 尤其是卢仝的茶歌 , 常见引用 。 在我国古时 , 如《尔雅》所说:“声比于琴瑟曰歌”;《韩诗章句》称:“有章曲曰歌” , 认为诗词只要配以章曲 , 声之如琴瑟 , 则其诗也亦歌了 。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在唐代是否作歌?不清楚;但至宋代 , 如王观国《学林》、王十朋《会稽风俗赋》等著作中 , 就都称“卢仝茶歌”或“卢仝谢孟谏议茶歌”了 , 这表明至少在宋代时 , 这首诗就配以章曲、器乐而唱了 。 宋时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这种情况较多 , 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 , 自号退士 , 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 , 传在人口 。 ……蕃谨抚故事 , 亦赋十首献漕使 。 ”这里所谓“传在人口” , 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 。 上面讲的 , 是由诗为歌 , 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变成民间歌词的 。 茶歌的另一种来源 , 是由谣而歌 , 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 。 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 , 即属这种情况 。 这首歌 , 是正德九年(1514)按察佥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为歌的 。 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 , 富阳江之鱼 , 茶香破我家 , 鱼肥卖我儿 。 采茶妇 , 捕鱼夫 , 官府拷掠无完肤 , 皇天本圣仁 , 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别县 , 茶兮不出别都 , 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 , 江枯鱼亦无 , 山不摧江不枯 , 吾民何以苏?!”歌词通过一连串的问句 , 唱出了富阳地区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 , 百姓遭受的侵扰和痛苦 。 后来 , 韩邦奇也因为反对贡茶触犯皇上 , 以“怨谤阻绝进贡”罪 , 被押囚京城的锦衣狱多年 。 茶歌的再一个也是主要的来源 , 即完全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 。 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中的歌 , 其歌词称:清明过了谷雨边 , 背起包袱走福建 。 想起福建无走头 , 三更半夜爬上楼 。 三捆稻草搭张铺 , 两根杉木做枕头 。 想起崇安真可怜 , 半碗腌菜半碗盐 。 茶叶下山出江西 , 吃碗青茶赛过鸡 。 采茶可怜真可怜 , 三夜没有两夜眠 。 茶树底下冷饭吃 , 灯火旁边算工钱 。 武夷山上九条龙 , 十个包头九个穷 。 年轻穷了靠双手 , 老来穷了背竹筒 。 类似的茶歌 , 除江西、福建外 , 其他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 , 也都有不少记载 。 这些茶歌 , 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 , 后来 , 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 , 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 , 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 当然 , 采茶调变成民歌的一种格调后 , 其歌唱的内容 , 就不一定限于茶事或与茶事有关的范围了 。 【茶与歌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