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与茶道,阿萨姆红茶


琴岛与茶道,阿萨姆红茶

文章插图

琴岛与茶道【琴岛与茶道,阿萨姆红茶】什么是琴岛?什么是茶道?这是目前琴学界和茶文化界较为引起关注的两个问题 。 有的学者认为琴中有道、茶中有道 , 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有的学者认为操琴、习茶只是一门技艺 , 无道可言;也有的学者引用 《老子》 中“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的说法双桥毛尖 , 认为道是说不清、讲不明白的 , 最好不要轻易谈论 。 笔者以为 , “道”不是用来谈论或者探讨的 , 而是要实践 , 要在具体的生活日用中体悟“道”的存在 。 所谓“道也者 ,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 , 非道也 。 ”( 《中庸》 )就是这个道理 。 禅宗里也说:平常心即道 。 可见“道”原本是很平常的 , 无处不在 , 无事不显 。 “道”在哪里?就在幽幽茶汤里 , 就在泠泠七弦上 , 就在我们的生活日用里 。 纵观当今世界 , 西方文化及其和价值观已占主导地位 , 东方文化仍处于低迷状态 , “文化侵略”作为经济侵略的前奏 , 日益加剧 。 当此之际 , 每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振作起来 , 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为己任 , 使中断了数百年的中华民族人文血脉真正续接起来 , 琴道如此 , 茶道也如此 。 当此之际 , 任何有意或无意回避“道”这一哲学范畴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 因为“道”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 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 。 如果我们离开这一根本 , 就成为无源之流、无根之木 , 是不可能有任何发展和进步的 。 中国琴道和茶道与儒、道、释三家学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 , 尝试着作一些简单探讨 。 1、 儒家的影响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 “和” 。 《中庸》 里说:“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 ”明徐谼 《溪山琴况》 开篇即说:“稽古至圣 , 心通造化 , 德协神人 , 理一身之性情 , 以理天下人之性情 , 于是制之为琴 , 其所首重者和也 。 ” 明冷谦 《琴声十六法》 也说:“和为五音之本 , 无过不及之谓也 。 ”和 , 不仅要求弦、指、音相合 , 更重要的是要与意相合 , 也就是 《溪山琴况》 里说的:“弦与指合 , 指与音合 , 音与意合 , 而和至 。 ”这里的“意”就是气韵 , 而气韵的根本是儒家“和”的思想 。 可以说中国琴道的精神核心就是“和” 。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也是“和” 。 在这里 , 不仅茶道精神要合于儒家中庸之道 , 而且茶器、茶品也要合于中庸之道 , 更重要的是人品也要合于中庸之道 。 合于礼、合于仁、合于道、合于自然 。 这才是茶道的“和” 。 “和”不仅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 , 也意味着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 因此 , 作为一个茶人 , 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人玫瑰花花格和道德修养 , 要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始终贯注在整个茶道程式中 , 以“和”为贵 , 以“和”为美 , 这样才能得茶中三昧 , 才能品饮出茶中至味 。 2、 道家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琴道意趣影响颇深 。 道家倡导清静无为 , 所谓“道常无为 , 而无不为” , 一切都应该遵循自然变化 , 不要进行任何人为干预和改变 。 《老子》 说:“道之出口 , 淡乎其无味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用之不足既 。 ” 又言:“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 道隐无名 。 ”这种大音希声的理念在庄子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发挥 , 《庄子齐物论》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 , 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人籁尚有人为的成分在里面 , 地籁仅仅是“众窍”而已 , 只有天籁纯是自然之声 , 无相之音 , 是真正的“大音” 。 琴的发音机理极其简单 , 琴弦在琴板上振动就产生了琴音 , 左手吟猱绰注、右手抹挑勾剔就形成了琴声 。 这是纯粹的自然之声 , 是天籁 。 琴的音量并不大 , 特别是在吟猱时 , 只有夜深人静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变化和奥秘 。 但细微中蕴育着恢弘 , 婉丽中包藏着刚劲 , 如果我们用心谛听 , 如奔雷惯耳 , 如松涛澎湃 , 宽博宏大 , 震人心旌 , 是真正的“大音” , 足以振聋发奎 , 涤荡心志 。 而这——正是琴道的旨趣所在 。 道家的无为思想在茶道中也影响深远 。 《道德经》 有言:“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饮茶而言道 , 这个“道”并不是人为造作、规定的 , 而是自然法则的一种体现 。 茶道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冲泡好一碗茶 , 叶与水的互相交融、感化就构成了一碗茶汤 。 茶汤的汤色、香气、滋味、气韵都是纯自然的 , 是自然法则在茶碗里的展示和再现 。 我们修习茶道 , 就是要将茶汤中的自然法则充分显示出来 , 顺茶理 , 合茶性 , 通茶道 。 通过茶事实践 , 了悟茶汤的真谛 , 体悟茶中至道 。 此时没有纷争 , 没有机心 , 也没有是非 , 仅仅是为了冲泡好一碗茶汤而已 。 这是真正的无为——茶道的无为 。 3、 佛家的影响 佛家对琴道影响很大 , 尤以禅宗的影响最为广博和深刻 。 宋成玉磵在 《琴论》 中说:“攻琴如参禅 , 岁月磨练 , 瞥然有省 , 则无所不通 , 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 。 ”可谓深得琴中三昧 。 禅宗以“不立文字 , 直指心源”为标榜 , 讲求当下承当 , 脱落语言思维藩篱 , 也就是所谓的“顿悟” 。 顿悟是建立在岁月磨砺的基础上的 , 也是就“理入”和“修证”要结合 。 就琴道而言 , 没有数十年的操缦工夫 ,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没有高尚的道德操守 , 是很难探究中华琴道幽玄的 , 也就谈不上顿悟了 。 可以这样认为 , 禅宗是中华琴道的“弦外之音” 。 禅宗对茶道的影响也是如此 。 禅宗论茶 , 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 据说宋代高僧圆悟克勤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 , 流传东瀛 。 在这里 , 禅味即是茶味 , 茶味即是禅味 , 茶禅互参 , 禅茶不二 , 成为我们体悟至道的方便法门 。 茶人饮茶也如同古代的禅师参禅一样 , 最害怕心有所执 , 最忌讳“着相” 。 如果我们过分沉湎于茶汤的色、香、味、气韵这“四相”的话 , 最容易在“茶海”里迷失 , 甚至有“走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