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很容易让人误会是一种茶叶 , 但其实他只是一种泡茶的茶艺 , 大致是这种泡法很需要功夫 , 所以取名工夫茶 。
【工夫茶泡茶茶艺】工夫茶早在宋代的时候 , 就在南方一带流传 , 是古时品茶抵达艺术的门槛 , 是品茶艺术的深入发展 。 工夫茶极为讲究 , 是一门学问 , 操作起来也是极其繁琐 。 下面介绍工夫茶的程序及其要求 。
习工夫茶者要求心境平和 , 操作有条不紊 。 女士动作优雅、柔美、流畅 , 男士动作刚劲、稳当、利落 。
1、备器:将茶壶、茶盅和茶杯置于茶盘适当位置 , 辅助用具茶通 , 茶罐和煮水用具分别于茶盘左右两侧 , 干湿用具分开 , 茶巾、茶托放于靠胸前桌上 , 便于取用 。
2、煮水、温壶烫杯:将初沸水注入空壶 , 约壶身1/2──2/3 , 盖上壶盖 , 用单手提把点钮式(即拇指、中指握住壶把 , 食指点于盖钮气孔上) , 摇荡壶身2─3圈 , 使壶壁均匀受热 , 以提高壶温 。 而后将烫壶水烫盅和烫杯 , 使盅、杯温提高 , 又可起进一步清洁器具作用 , 还寓示对宾客的敬重 。 这是工夫茶必不可少程序之一 。
3、置茶:先将茶漏置于壶口 , 然后用茶荷从茶罐中取适量乌龙茶 , 对于外形较粗大长者 , 用茶匙将茶导入壶中 。 不应将茶洒漏壶外 , 以保持泡茶台整洁 。
4、温润泡:俗称“洗茶” , 将现沸水沿壶口回转冲入 , 浸没茶叶表面 , 盖上壶盖 , 随即将温润泡的水倒入茶盅或杯中 。 目的是浸润茶叶 , 以去除表面“火功气味” , 便于茶叶香味更好发挥 。
5、冲一泡、刮沫、淋壶:温润好的茶叶 , 用沸水沿壶口回转一圈 , 而后以“悬壶高冲”手法将沸水注满至壶口 , 随即用壶盖刮去壶口泡沫 , 并淋洗壶盖 , 再用沸水淋洗壶身 , 俗称“春风拂面”“重洗仙颜” , 目的是使壶身表面清洁 , 并保持壶内外温度一致 。 悬壶高冲时水注要流畅 , 成圆滑流线型 。 淋壶时放低水壶嘴 , 回旋冲洗壶身 , 以免沸水四溅 。 “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三个动作如行云流水 , 一气呵成 。
6、温洗杯:将温壶、温润泡水合并沿杯壁回转分别注入闻香杯或品茗杯中 , 而后用茶夹逐个将杯中之水弃去 。 传统洗杯手法是将一杯侧置另一杯中 , 以中指抵扣杯底 , 拇指、食指握杯沿 , 并迅速转动杯身 , 依次清洗 , 使杯子清洁 , 杯身温热 。 洗杯动作连贯、流畅 , 时间长短以控制出茶浓度 。
7、运壶、干壶:将茶壶底沿茶船或茶盘边缘迅速运行一圈 , 并用茶巾吸干壶底余水 , 以免余水滴入杯中 , 有不洁之感 。
8、均汤、分茶:传统工夫茶均汤技法 , 是将蕴育好的茶汤 , 来回倾注于各杯 , 最后几滴精华点滴入杯 , 使各杯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 俗称“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 取“关公”的公道、公平 , 韩信“点到为止”之意 。 台式工夫茶 , 直接将茶汤注入茶盅均匀 , 再分均于各杯中 。 斟茶时要求“低斟” , 避免香气散发 , 茶汤飞溅 , 沫泡丛生 。 各杯茶量以七─八分为宜 , 忌满杯 。
推荐阅读
- 大红袍茶艺表演
- 掌握泡茶技术
- 关于冲泡茶莫停普洱茶介绍
- 怎么泡茶有益健康
- 科学泡茶要掌握
- 好茶需好水泉水泡茶
- 问题来了:塑料杯适合泡茶叶吗?
- 泡茶技术差 所以煮吧!谈谈煮茶的三种最佳方法
- 冷泡茶的泡法介绍
- 手抓茶叶加速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