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一定要喝出点味来

有一个故事 。 说的是有一位富翁生平之嗜好就是重金寻购好茶 。 一日正在品茶 , 门口来了一乞丐 , 要求赐茶一杯 。 这位富翁就给了他一杯 。 哪知乞丐喝了后 , 说道 , 这茶尚且过的去 , 但壶的成色太新 。 富翁听了顿时大惊 , 沏茶的壶果然是新的 。 只见乞丐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把壶 , 说 , 我原也是好茶的 , 把家产都喝光了 , 如今只剩下这把好壶 , 随身携带 。 于是 , 富翁要求用这壶沏茶 , 一喝 , 果然不同 。 富翁要乞丐把这壶卖给他 , 乞丐不肯 , 说这是最后的命根子 。 后来达成协议 , 乞丐每日上门与富翁共品好茶 。
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从何而来 , 不知道一般人听了是何反映 。 喝茶喝到倾家荡产 , 不要说在西方人听来有如天方夜谭 , 就是中国人听来也觉得太夸张了 。

喝茶一定要喝出点味来

文章插图

【喝茶一定要喝出点味来】但是 , 我是相信的 。
我相信并不在于喝茶是否如此昂贵 , 而是在于喝茶真正要喝出点味儿来 , 确确实实是十分不容易的 。
故事中只讲了个茶壶 , 茶壶自然是好茶的一个重要因素 。 但茶本身?你能说不重要吗?
福建武夷山有株名茶 , 叫大红袍 。 长在悬崖峭壁 。 据说已有千年历史 。 每年也就那么半公斤的产量 , 全都进贡北京 。 寻常百姓就是舍得重金 , 也买不到 。 不说那样稀奇的地方长出的稀奇品种 , 就是人工种植的整片整片的茶园 , 也未必能保证每年都出同样的好茶 。 雨水多了少了 , 雾气轻了重了 , 一年里好不容易风调雨顺 , 巴巴的盼着摘茶的日子 , 茶季的第一天是摘特级茶的日子 。 这一天的阳光强弱 , 空气湿度 , 甚至连刮风的方向 , 都影响茶叶的质量 。 小心翼翼地摘回来 。 制作又是一大关 。 制茶无机器电脑可言 , 全靠经验 。 眼观鼻闻 , 手触摸 , 半点马虎不得 。 制了几十年的老茶农都知道 , 好茶是可遇不可求的 。 所以 , 你说茶这东西究竟是什么?
有了好茶 , 好壶 , 还得要有好水 。 《红楼梦》中妙玉请宝玉喝茶用的是梅花瓣上采来的雪水 。 这自然又是夸张了 。 但由此可见水的重要 。 杭州的龙井之所以有名 , 和虎跑的水分不开 。 同样的龙井到了上海一泡 , 就不行了 。 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 , 因为那水的漂白粉味儿太强 , 要靠重重的花香来掩盖 , 其实用来制作花茶的茶都不是最好的 。 用今天的话说 , 不是名牌 。
好茶 , 好壶 , 好水 , 然后还有那把水烧沸的燃料 。 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吗?不是木柴 , 不是煤炭 , 而是晒干的甘蔗渣 。 可惜当时听到没有细问 , 现在想问也问不到了 。
万事俱备 , 可以喝好茶了 。 不 , 还有时间 , 地点 , 心态等等 。
喝清茶是不能在日当午的时候 , 阳气太足 , 把一份悠悠的韵味给冲了 。 也不能在喧闹嘈杂的场所 , 这与茶的从容淡定太不协调 。 太兴奋时不能喝茶 , 血液沸腾 , 品不出茶的甘味 。 太悲伤亦不能喝茶 , 茶的苦、涩全成了短处 。 时间 , 地点 , 心态都对了 , 但若有一知己茶友 , 就更妙了 。 这觅茶友的难 , 我以为是超过所有的所有 , 茶友除了好茶懂茶之外 , 最好还要饱经风霜 , 洞达世情 。 你一眨眼 , 他即会意 。 他一开口 , 你全明白 。 有话是好 , 无言亦是好 。 看夕阳西下 , 听风吹竹叶 , 在半明半暗的炭火中 , 盘膝而坐 , 喝着一杯又一杯的好茶 。 这样的时光 , 这样的境界 , 你说 , 是用钱买得到的吗?
如果能 , 我也愿倾家荡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