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村|大同黍子与黄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 大同人爱吃糕已成为习惯 , 比如江南人爱吃大米;东北地区的人爱吃高粱米;青藏高原的人爱吃青稞;内蒙古人爱吃莜面一样 , 庄稼人种啥吃啥 。 现在虽然交通货运极为方便 , 南北粮食调配频繁 , 然而历史形成的地域饮食习惯还难以一时改变 。 所以 , 大同人的主食现在仍然是黄(米)糕 。
在大同的农村每户种植黍子的面积几乎占到粮食作物的三分之一 。 若遇旱年降雨迟 , 尤其是夏至以后下了雨 , 种植黍子的面积会更大 。
大同人为什么多种植黍子?这和大同的土地、气候、降水等条件密不可分 。 大同地处塞上 , 全境大部分属山地或丘陵 , 土地贫瘠 , 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 风劲而降水少 。 境内水源奇缺 , 无霜期短 , 由于降雨迟 , 水浇地又少 , 不适合生长期长的作物 。 黍子这种作物生长期短 , 有独特的生长优势 , 故大同地区形成了广种黍子的习惯 。
黍子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 , 是中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 在距今82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 , 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已经碳化了的黍的残骸 。 《诗经》在名篇《硕鼠》中祖先们就发出了“无食我黍”的怒吼 。 《论语·微子》中则记载子路吃黄米饭的故事 。 在古代 , 黍子不仅是主要农作物 , 还是祭祀祖先的用品 , 《礼记·月令》和唐代鲍溶的《悼豆卢策先辈》中都有记载 。
大同地区从何时种植黍子?据民间传说是在明代 。 大同人原先种植的黍子有白色、黄色或褐色 。 由于白色和褐色的黍子产量低被淘汰了 , 现只保留了黄黍子 。 黍子生长期80天左右 , 最短的只需60天 , 且黍子种植省墒、省肥料、省工 , 宜于管理 , 病虫害又少 , 所以农民喜欢种植它 。
改革开放以后 , 国家实行土地承包制 ,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 黍子的产量也大幅度上升 , 由原来亩产200斤左右 , 提高到现在的亩产千斤以上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如今几乎没有人吃带皮的黍子糕了 , 现在吃的都是剥了皮的黄米糕 。 人们偶而为了尝个鲜 , 在都市的农家饭店还可以见到黍子糕的踪影 , 黍子的出米率很高 , 一般不会低于80% , 黍糠又可喂猪饲鸡 。
黍子剥皮后 , 因其米粒金黄故而叫做黄米 。 黄米磨成面粉即可兑上温水用手搓揉 , 拌成糕粉上笼蒸熟 , 制成弹性十足的黄米糕 。 大同人把黄糕叫素糕 , 它色泽金黄软柔筋道 , 甘甜可口 , 解饥耐饿 , 做法简便 , 吃时快捷 , 是大同人最普遍的家常便饭 。 大同民间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 十里的荞面饿断腰”的说法 , 意思是说 , 吃完一顿莜面饭后可走三十里路 , 而吃完一顿黄米糕后可以走四十里路 , 吃完一顿荞面 , 走十里路就已饿得走不动了 , 可见黄米糕的耐饥能力 。
还有谚语:“砍柴要刀 , 吃饭要糕” 。 凡逢年过节、款待宾客、嫁娶宴请、从生到死、从喜到悲 , 黄糕在大同人的餐桌上始终扮演着主角 。 大同老年人逝世后 , 在入殓装棺时必须在枕头下放一块黄糕 , 取后人“高高至上”之意 。 大同人在喜庆之日必吃油炸糕取“步步高升 , 高生旺长”之意 。 所谓油炸糕 , 就是将蒸熟的黄米糕切成鸡蛋大小的团子 , 然后包上豆馅儿、糖馅儿或韭菜鸡蛋制成的菜馅儿 , 再用胡麻油炸一下 。 出锅后的油炸糕金黄耀眼 , 鼓着小泡 , 十分诱人 。
【楼村|大同黍子与黄糕】作为游子的大同人 , 无论他走到天涯海角 , 即便是吃尽天下美食 , 骨子深处永远割不下对黄糕的惦记 , 不管餐桌上摆满了多少美味佳肴 , 只要有黄糕存在 , 他会目不转睛地盯在黄糕上 , 直到把肚子吃得滚圆 , 那是乡愁引起的原始性的饥渴 , 那是母亲的味道 , 那是故土的呼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