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书籍记载 , 早在300 余年前在台湾便发现有茶树生长 , 这些茶树大都是野生茶树;然而台湾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及茶叶制造 , 是在 200余年前先人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及种植在台湾北部开始;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 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 , 所产制的茶叶包括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红茶等 , 其中尤以包种茶及乌龙茶更是驰名世界 。 台湾传统的茶叶生产主要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 , 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5%~85% 。 但近二十年来已急速地转成制造包种乌龙茶供应内需 , 外销量减少到占总产量的15%~20%左右 , 外销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台湾工业化迅速使人工之成本提高 , 导致红茶与绿茶的生产成本过高 , 而无法与国际上相同产品竞争 。 相对的 , 由于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饮茶量 , 由1980年的0.344公斤激增到1998年约1.3公斤 , 使得内销市场所需的高级部份发酵茶 , 尤其是包种茶与乌龙茶增长迅速 。 这种改变导致原本生产外销茶之北部茶区茶园面积大量减少 , 而生产内销高级包种乌龙茶的中南部茶区面积逐渐增加 。 【台湾茶史】台湾地区1998年总植茶面积20,702公顷 , 收获面积19,403公顷 , 每公顷平均生产1,183公斤茶叶 , 总产量达22,948公吨 , 出口量2,481公吨 , 进口量8,700公吨 。 茶为嗜好性产品 , 消费者的口味不尽相同 , 是以近数十年来 , 台湾各茶区在其天然生产环境下 , 产制出各具特色及风味的茶叶 , 如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椪风乌龙茶等 , 由于茶叶种类名称繁多及茶叶品质价格的差异悬殊 , 使茶叶消费者产生许多困惑 , 是以制作本首页 , 介绍台湾茶叶的发展及各茶区的特色 , 以供消费者 , 生产者、销售者及农政有关人士参考 , 促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台湾的茶叶 。
台湾现有茶园20,702公顷(1998年) , 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云林、嘉义、高雄、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市 , 1998年生产茶叶达22,948公吨 。 台湾茶叶过去以外销为主 , 年外销量最高曾达23,516公吨 , 近年来外销量已逐渐减少 , 至1998年 , 外销量仅2,481公吨;但因经济繁荣 , 生活水准大幅提升 , 饮茶量大增 , 故内销量也不断提高 。
本省可产制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和红茶等 , 但近年来流行饮用包种茶与乌龙茶 , 故产制之茶叶也以包种茶和乌龙茶为主 , 红茶和绿茶为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