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 。 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 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 , 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 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 。 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 。 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 , 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 , 也许就有答案了 , 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
4、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 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 , 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 , 那就太不够了 。 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 , 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 , 便“由祭品 , 而菜食 , 而药用” , 最终成为饮料 。
2.药物: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 。 ”《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 , 日遇七十二毒 , 得茶而解之” 。
3.食物:“古者民茹草饮水” , “民以食为天” , 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 , 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 , 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 , 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 ”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 , 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 , 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 。 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 , 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 。 但是也可以考证 , 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 , 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 。 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 , 人间相学事春茶” 。 也就是说 , 茶发明以后 , 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
5、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 被称为茶的祖国 , 文字记载表明 , 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 然而 , 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 , 茶的起源和存在 , 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 , 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 , 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 人类的用茶经验 , 也是经过代代相传 , 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 , 又隔了很久很久 , 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
茶树的起源问题 , 历来争论较多 , 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 , 才逐渐达成共识 , 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 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 ,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 , 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 , 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 。 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 , 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 。 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 , 经一系列分析研究 , 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
茶树原产于中国 , 自古以来 , 一向为世界所公认 。 只是在1824年之后 , 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 , 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 , 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 。 这些持异议者 , 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 , 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 。 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 , 《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 , 且现今的资料表明 , 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 , 其中云南的一株 , 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 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 。 有的地区 , 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 。 所以自古至今 , 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 , 时间之早 , 树体之大 , 数量之多 , 分布之广 , 性状之异 , 堪称世界之最 。 此外 , 又经考证 , 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 。 由此 ,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 近几十年来 , 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 , 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 , 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 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 主要论据 , 简单地讲 , 有三个方面:
推荐阅读
- 阳羡茶的起源
- 适合秋冬季节种植的植物
- 一 抗战前后我国茶叶:北伐战争前我国茶业的继续衰
- 西子湖畔龙井茶的发展
- 唐代茶政、茶学和茶叶文化的发展
- 茶经
- 鸿星尔克属于什么档次 鸿星尔克什么档次的牌子
- 橡皮为什么变硬 橡皮变硬的原因
-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在绿色指的是什么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绿色
- 致敬英雄的话语 致敬英雄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