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茶的起源

宜兴盛产茶叶 , 有“茶的绿洲”之美誉 , 其产茶历史源远流长 , 据考证 , 阳羡茶始于东汉 , 盛于唐朝 , 成熟于宋、明、清 , 衰于民国 , 复兴于今 。
宜兴的产茶历史应早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期 。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桐君录》中有“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之说 。 晋陵是今天常州的别称 , 而自古以来常州辖区内多产茶的仅有阳羡 。 由此可以推断 , 阳羡出产的茶叶在公元220年前的东汉时期就相当有名气了 。
阳羡茶在唐朝达到了空前的鼎盛 。 唐朝中期 , 李栖筠任常州太守时 , 有山僧进阳羡茶 , 陆羽品为“芳香冠世 , 推为上品” , “可供上方” 。 经过陆羽等人的举荐 , 阳羡茶以其优良的品质被朝庭定为贡茶 。 据《宜兴县志》记载 , 当时出产贡茶的唐贡山 ,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 临罨画溪 , 以唐时产茶入贡故名 , 金沙寺即在其下” , 这也就是今天的宜兴唐贡山、唐贡村的由来 。
在唐朝的茶政制度中 , 设贡茶院生产贡茶 。 宜兴贡茶院“有房屋三十余间 , 役工三万人” , “工匠千余人” , “岁贡阳羡茶万两” 。 唐朝采制贡茶是一件大事 。 贡茶开采时太守要亲临开园 , 征调万人突击采茶 , 贡茶制成后要张宴赋诗 , 蔚为盛事 。 由于唐贡山生产的贡茶是皇室偏爱的珍品 , 产量不多 , 极为名贵 , 故须通过驿道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急送长安 , 称为“急程茶” 。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称:“天子未尝阳羡茶 , 百草不敢先开花” , 充分说明了阳羡茶在当时的至尊地位 。 宜兴西南一山因此而得名“茗岭” 。 由于宫廷讲究茶事 , 地方十分重视 , 茶树由山岭野生成为作栽种 , 并进而扩展到民间 , 饮茶之风由此逐渐推开 。
据考证 , 唐人用茶与今人不同 。 唐人吃的是饼团茶 , 用茶时 , 先把饼团茶碾成茶粉 , 入开水锅烹煮 , 汤中加盐 , 调成咸味 。 皇宫贵族在烹茶时还要加点胡椒粉等调料 , 增加香味 。 煮成后舀入碗内 , 连汤带茶粉一同吃下 , 谓之“吃茶” 。
与唐朝相比 , 宋代每年进贡的阳羡茶数量基本没有减少 。 阳羡茶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 , 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 。 多次到宜兴并打算“买田阳羡 , 种桔养老”的大文豪苏轼 , 留下了“雪芽为我求阳羡”的咏茶名句 。
元朝战事较多 , 但阳羡茶却因战争而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 , 当时的需求量更大 。 《万历志》卷四载:“每年贡荐新茶九十斛 , 岁贡金字末茶一千斛 , 茶芽四百一十斛” 。 一斛合今天的33.5升 , 应该说元代进贡的阳羡茶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 为了适合蒙古贵族的嗜好 , 元朝在贡茶院之外 , 又设置一个名为“磨茶所”的贡茶官署 , 兼管宜兴的贡茶 。
到了明代 , 阳羡茶依旧是贡品 。 明代的制茶工艺、饮茶习惯有了较大改变 , 叶茶(片茶)逐渐取代了末茶 , 绿茶制作工艺基本成熟 , 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时出现了沏泡茶的方法 , 并且开始用紫砂壶泡茶 。 到崇祯年间 , 开始设立茶馆 , 饮茶得到进一步普及 , 深入到宜兴百姓的日常生活 , 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 。 由于茶叶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 朝庭对茶叶的生产和经销采取了更为完备的管理措施 , 专门设立了“茶局”和“茶引所” 。 宜兴至今还保留着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