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 , 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 , 如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 , 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 , 堆积过久 , 使叶子变黄 , 产生黄叶黄汤 , 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 。 因此 , 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 。 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
2、黑茶的产生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 , 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 , 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 , 渥成黑色 , 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 。 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 , 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 , 悉征黑茶 , 产地有限……” 。
3、白茶的产生
宋时所谓的白茶 , 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 , 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 。 到了明代 , 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 。 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 , 以火作者为次 , 生晒者为上 , 亦近自然……清翠鲜明 , 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 , 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明朝 。 在茶叶制造过程中 , 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 , 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 。 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 。 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 , 为行家萃聚 。 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 , 黑色红汤 , 土名江西乌 , 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 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 , 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 20世纪20年代 , 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 ,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 , 先是红茶制法 , 再按绿茶制法 , 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 。 青茶的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 , 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 。 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 ...茶采后 , 以竹筐匀铺 , 架于风日中 , 名曰晒青 , 俟其青色渐收 , 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 , 半青半红 , 青者乃炒色 , 红者乃焙色也” 。 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
(七)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 。 北宋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 , 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 , 欲助其香” 。 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 , 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
到了明代 , 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 , 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 , 据《茶谱》记载 , 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 。 现代窨制花茶 , 除了上述花种外 , 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
【制茶的发展小史】
推荐阅读
- 万年青怎么繁殖-万年青的繁殖方式
- 如何批量删除微信收藏的内容
- CAD2017中怎么剪切两条相交多余的线段
- excel表格如何隐藏不需要的数据
- 怎么更改360软件小助手的外观皮肤
- 新版Edge浏览器如何查看保存的用户名和密码
- 渔民是怎样晒虾干的渔民晒虾干的方法
- 一二三四级教授的区别 一二三四级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 问道紫砂:寻找紫砂中的经典器
- 腰椎间盘突出的训练方法及睡眠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