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螨目螨类害虫


蜱螨目螨类害虫

文章插图

【蜱螨目螨类害虫】茶橙瘿螨
 
形态特征:成螨体形小 , 长约0.15毫米 , 橙红色 , 前段体稍宽 , 由前向后渐细 , 呈圆锥形或胡萝卜形 , 体前段有2对足 , 伸向头部前方 , 腹背平滑 , 后体段有许多环纹 , 背面约有30环 , 尾端有1对尾毛 。 卵为球形 , 乳白色 , 水珠状 。 幼螨初孵化时乳白色 , 后变橙黄色;足2对 , 形状与成螨相似 , 但腹部环纹不明显 。
发生规律:全年发生代数随区域不同而异 , 长江流域茶区1年发生20代 , 世代重叠 , 虫态混杂 , 以成螨在叶背越冬 。 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 , 成螨由叶背转向叶面为害 。 成螨有陆续孕卵及分次产卵的习性 , 卵散产于叶背 , 成螨趋嫩性极强 , 多为害新梢一芽二、三叶 , 占总螨口的70%以上 。 全年有两次明显的为害高峰朔 , 第一次在5月中旬~6月下旬(广西桂林为5月下旬) , 第二次在8月~10月高温干旱季节 , 对夏茶和秋茶影响极大 。
       防治方法:
(1)综合防治 干旱季节及时抗旱 , 加强肥水管理 , 增强树势 , 过于荫蔽的茶园要适当剪除荫枝 , 盛发期及时清除落叶 , 苗圃苗木以防为主 , 应在5月上旬喷药预防 。 如移栽时发现苗木有螨类为害 , 则应先喷一次药 , 几天后再起苗调运 。 秋、冬季进行轻修剪 , 并 , 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 , 降低虫口越冬基数;
(2)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性无公害农药 , 在虫口高峰期前喷天力Ⅱ号1000倍稀释液、1.8%的爱福丁(新型抗生素)2000~3000倍稀释液 。
(3)化学防治 摘期每亩用高效低毒农药杀螨星10~20克、20%的杀灭菊酯4000倍稀释液、73%的克螨特2000倍稀释液;50%的辛硫磷、35%的赛丹及杀灭净1500倍稀释液喷洒 。 春茶结束时用25%的喹硫磷、25%的双甲咪、20%的螨死净、50%的灭螨磷800~1000倍稀释液、15%的速螨酮4000倍稀释液喷洒 。 苗圃和采摘茶园于秋茶结束后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的乙硫磷1500倍稀释液喷洒 , 对抑制其翌年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 由于螨类虫体小而多 , 喷药时必须将叶背、叶面都均匀喷湿 。
 
 
茶叶瘿螨
形态特征:体长约0.2毫米 , 紫黑色 , 腹部近圆柱形 , 由前向后稍细 , 腹背部有环纹 , 背面约60环 , 背部有5条白色纵列的絮状物 , 体两侧各有排成一列的刚毛4根 , 腹部末端有刚毛l对 , 向后伸出 , 足2对 。 卵黄白色 , 圆形 , 半透明 , 散生于叶表上;若螨体黄褐色 , 近菱形 , 长0.05~0.10毫米 , ”有白色蜡状物 , 若虫与成虫相似 。
发生规律:每年均有发生 , 以成虫、若虫在叶部越冬 , 1年发生10多代 , 且世代重叠 , 7~10月为盛发期;成螨常栖息于叶面并产卵于叶面 。 高温干旱、荫蔽的茶园、苗圃苗木和叶片平展、隆起度大的大叶种易受为害 。
防治方法:
(1)干旱季节及时抗旱 , 加强肥水管理 , 增强树势 , 过于荫蔽的茶园要适当剪除荫枝 , 盛发期及时清除落叶 , 苗圃苗木以防为主 , 应在5月上旬喷药预防 。 如移栽时发现苗木有螨类为害 , 则应先喷一次药 , 几天后再起苗调运 。 秋、冬季进行轻修剪 , 并 , 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 , 降低虫口越冬基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