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生态”新追求( 三 )


自从大熊猫基地入驻碧峰峡后 , 雅安旅游的生态砝码更重了 。 8月19日 , 第二届熊猫电影周在该市开幕 , 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再次被激发 。
进入上里古镇后 , 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 小镇门口是一条河 , 工人撑着木筏 , 在清理水中的杂物与垃圾 。 古镇广场旁的居民 , 边晒玉米边聊天 , 看到有垃圾飘落 , 便去捡来收起 。
彭大姐在古镇上生活了20多年 , 这两年应聘成为清洁工 , 月收入500元 。 自家的临街铺面 , 2005年旅游发展起来后 , 转租了出去 , 这样全家每年有了稳定的3万元收入 。
“真是没想到 , 环境也能卖钱 。 ”彭大姐深有感触 。
旁白
雅安生态资源丰富多样 ,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 2005年借助旅游发展大会 , 雅安藏于深闺的生态旅游精品被推向前台 , 当年游客达到296万人次 , 旅游综合收入12.28亿元 。 近年 , 市上提出“一年推出一个新景区” , 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 去年 , 上里古镇、神木垒、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 , 共接待游客703万人次 , 旅游综合收入32.7亿元 。
生态工业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 , 照亮雅安前景
眼前
不声不响 , 雅安的多晶硅产量 , 已经做到了800吨年产能 。
“我们暗中使劲 , 为使这个项目落地投产 , 追逐了七八年 。 ”说起这个项目 , 雅安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慕涛唏嘘不已 。
雅安工业生产基础曾十分薄弱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雅安仅有几家小工厂和手工作坊 。 撤地建市后 , 雅安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 , “但我们始终想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 , 因为生态是雅安的根本” , 雅安市长刘守培说 。
多晶硅新材料 , 正是雅安心仪已久的新型产业 。 作为市委、市政府“特一号”工程 , 目前 , 永旺硅业一期建设已投产 , 二期工程即将动工;预计2010年底 , 三期工程竣工投产后 , 可年产多晶硅10000吨 , 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 上缴税金10亿元以上 。
而雅安的光伏产业 , 开始集聚、延伸 , 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
8月18日 , 采访人员采访雅安工业的这天 , 正是雅安工业园区挂牌7周年的日子 。
一个简洁的投产典礼取代了纪念活动——四川光宇半导体照明生产基地投产 , 这家公司生产的LED产品 , 理论节能可90%以上 , 寿命长达5万小时 。
据公司总经理成军透露 , 目前公司已与成都市相关单位签下试用合同 , 近期成都一条主要街道将安装 76盏LED灯 。
“长远看 , 太阳能电池板与LED灯完美结合 , 所能产生的节能价值 , 是相当惊人的 , 它照亮了雅安新型工业的前景 。 ”雅安人如此勾画着未来 。
旁白
【茶马古道上的“生态”新追求】从上世纪80、90年代主打“木头、石头、水头”的资源型产业 , 到2007年确立“水电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为主导的“3+1”产业发展战略 。 短短一两年 , 雅安工业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