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顾客|我和我的家乡|一锅酥里,有老济南的人情和年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郭春雨 张锡坤
从前一到年关,济南的老巷街头就弥漫着一股香味。
如果是外乡人,很难分辨出到这香味里到底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层次,但老济南人熟悉得很:海带和鲅鱼的鲜香,猪肉五花三层的肉香,白菜炖的软烂的浓香,还有面筋饱浸着汤汁的酱香——小火慢炖出来的菜香和肉香,混合成老济南酥锅独特的浓香,让每一个闻到味道的人都会忍不住咽口水。
每一家酥锅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如果非要一教高下,那王莉酥锅一定榜上有名——位于大观园附近的王莉酥锅,传到她这已经是第四代,“老爷爷辈上就来了济南做酥锅,爷爷是厨师,我从小就看他做酥锅,现在传给了我儿子一家,也干酥锅。”
锅里人情
对于老济南府上的人来说,酥锅咕嘟咕嘟的香味一冒出来,年味就浓了。
王莉的酥锅摊就在大观园附近纬二路上的老济南特产商店。大观园,这是济南繁华了好几代的老商埠,鼎盛时期有绸布、百货、鞋帽、图书、饭馆、照相、理发、镶牙等大小商店200余家,加上各种摊贩共计有400多家。打拳卖艺的、拆字算卦的、说书唱戏的,各据一方,号称“黄河岸边城隍庙”。
如今的大观园,虽然不负从前”城隍庙“的胜景,但总有些味道流传了下来——例如老济南酥锅。
老顾客|我和我的家乡|一锅酥里,有老济南的人情和年味
文章插图
王莉在酥锅摊旁忙活
王莉的酥锅摊不大,玻璃柜台擦的晶晶亮,里面摆着各种成包装的酥锅。柜台旁边支一张小桌,一个不锈钢大盆占了一半的位置。揭开盖子,香味漫出来,这是前一天晚上刚做好的酥锅。王莉今年62岁,头发早早花白了一半。个头中等,骨架挺大,嗓门也不小,话还没说,笑声就溢出来了——一看就是爽利人。一张菜板放在桌子上,菜板上布满了横横竖竖的刀痕:有顾客来了,麻利的挑出酥锅切段码好,装盒装袋。一边递给顾客,一边介绍着吃法:酥锅端上桌就是一道菜,但是王莉觉得下面条时放一点更好吃,“放点辣椒,再点一点麻油,绝了!”
“就是好吃,人的嘴不会骗人。”来的基本都是老顾客,这是信誉的证明。“只要吃一回,下回肯定还想这个味”。王莉这句话,不会让人就此怀疑她是为了卖钱做广告,她的语气坚定,眼睛质朴得像一双磨砂小灯泡,让你愿意相信她。
“我吃这家好多年了,从她在英雄山我就跟着她,她搬哪去,我跟着到哪。”头戴着一顶新帽子的阿姨来买酥锅,她偏爱五花肉和白菜,一边给采访人员讲她和王莉酥锅的故事,一边嘱咐采访人员别把她拍到了镜头里,因为今天穿的“衣服颜色太暗”。孩子还小的时候,她买过一次王莉的酥锅,再就没去别家吃过酥锅。“孩子长大都去外地了,现在每次回家我都提前过来买了备下。”
“好多人就这样从不认识吃到认识。”王莉说,酥锅里煮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人情。买酥锅这些年,她搬过几次店,很多顾客就跟着她跑。后来微信出现了,老顾客就加上了微信。微信很多功能她还不会用,有些顾客的信息她就得从找儿子或者其他的顾客帮忙回复——说是顾客,其实早就成了老朋友。
老顾客|我和我的家乡|一锅酥里,有老济南的人情和年味
文章插图
王莉酥锅的五花肉,肥而不腻
“有个顾客,从我一开始卖酥锅就认识了,这么多年早处成了一家人。”王莉说,刚开始卖酥锅时,自己还是“小王”,现在也早已经当了奶奶,顾客也都慢慢老了,“成大姐了”。自己用的保温瓶,就是“大姐”送的,”大姐家好吃的,总想着给我也送一份,逢年过节,我们也都互相问候串个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