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速溶之争~( 二 )




城市咖啡节这类年轻消费者的互动活动 , 永璞是常客 。
在联名之外 , 永璞也是与三顿半齐名的“周边大户” , 与咖啡相关的如杯子、吸管、电动奶泡器 , 日常用品如徽章、帆布袋、靠垫、香皂、洗碗海绵……在日常销售、大促或联名活动期间 , 几乎都有新的周边产品出现 。 侯永璞表示 , 这些周边唯一的共同点 , 就是都带有永璞自己的IP“石端正”形象 , 核心目标还是帮助用户形成对于永璞品牌的认知 。 “如果没有它(石端正) , 就不是我们的周边了 。 ”而在三顿半的上海线下门店中 , 目前摆放有一个名为FLUSO的人偶形象 。 在品牌对它的介绍中 , 仅仅提到它与三顿半的线下活动“返航计划”及回收而来的三顿半咖啡包装有关 。 三顿半官方表示 , 目前“有几十万人在小程序中订阅了FLUSO的发布通知” 。
02
陷入同题竞争 , 还是打开大众市场时间回到2020年8月 , 永璞完成了一次对公司意义重大的“上新”——引入一种可以常温保存的浓缩咖啡液 , 封装在类似奶精球的塑料包装内 。 这种“闪萃咖啡”在上架一年多之后 , 在永璞整体销售额中就已经占到65% 。 永璞的“闪萃咖啡”全部在日本代工生产 , 但这家代工厂的大部分产能 , 实际已经被另一家中日两地创业背景的咖啡品牌隅田川包下 。 而且 , “闪萃咖啡”所用的浓缩液技术 , 对隅田川而言只是1.0版方案 。 目前隅田川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 , 已经全部使用了浓缩程度更高、包装规格更小的2.0版方案 , 价格还更低 。 同样冲出一杯咖啡 , 一颗永璞闪萃要7至8元 , 隅田川则只要5元 。

隅田川从品牌定位、渠道定位到品牌活动 , 都以“满足更大众的消费者”为出发?点 。类似的“同题竞争”和技术升级 , 已经覆盖到市面上所有包装零售型咖啡的解决方案 。 比如三顿半主打的“小咖啡杯装”冻干速溶咖啡粉 , 有的品牌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咖啡油脂 , 作为新卖点;有的品牌会将包装从咖啡杯形状更换为键盘键帽状 , 或是飞碟状;到了2021年10月中旬 , 就连雀巢-星巴克联盟也推出了名为“随星杯”的精品速溶产品 , 塑料外壳则是星巴克纸杯的模样 。

三顿半的“小咖啡杯”包装在速溶咖啡领域带起了一股包装设计潮产品的高度同质化 , 背后往往是供应链的“别无选择” 。 此前接受《第一财经》YiMagazine采访时 , 三顿半创始人吴骏曾表示 , 三顿半在开发冻干速溶技术的过程中 , 被迫自研了许多设备技术 。 最初设计好的产线可以满足几千万元产品的生产需求 , 但货越卖越多之后 , 只能换更大的厂房 , 并重新设计设备 , “小机器都没用了 , 不能靠复制小产线解决大问题 。 ”时萃创始人范若愚则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 , 目前市面上多数日本代工的常温咖啡液 , 受到杀菌工艺的影响 , 喝起来都“一言难尽” 。 “不管是冻干速溶还是咖啡液 , 现有的制作工艺和流程都决定了各家生产出来的产品高度相似 , 而且会有一些工业化的风味流失 。 ”为了掩盖这种工业感 , 范若愚在自家常温咖啡液上能想到的一个改善方向 , 就是增加其他风味 , “用糖或者榛子、椰子、可可之类的风味 , 将瑕疵掩盖住 。 ”目前 , 永璞和隅田川的咖啡液产品中 , 也有风味款或是含糖款的选项 。 尽管从细分SKU上看 , 永璞的黑咖啡依然是销量冠军 , 但公司花了不少心思在风味咖啡的研发上 。 “我们会将跟食品、饮料相关的风味全部找出来 , 形成一个素材库 , 时不时去看一看、试一试 。 ”目前 , 这个素材库中有超过100种风味方案 。 侯永璞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 , 在从黑咖啡向风味咖啡的转变中 , 他实际受到了元气森林的启发 。 “元气森林做气泡水 , 不会去做原味的 , 一定会增加一些风味 。 咖啡跟气泡水不一样 , 但也可以借鉴一部分 。 ”目前永璞咖啡液的风味方案 , 首选是几乎不会出错的榛子和可可 。 另外有一款荔枝口味的咖啡液 , 是在离上市只有一步的时候 , 被拿下来的 。 侯永璞表示 , 荔枝是雀巢近几年尝试做风味速溶咖啡和咖啡液时就推出过的一个口味 , 只不过中低端市场对于雀巢三合一的接受度太高了 , 没能做起来 。 对于没有口味印象包袱的新品牌而言 , 风味咖啡产品或许是它们打开更大市场的重要方式 。 “我们可以做更大众的咖啡饮料市场 , 而从饮料的角度来看 , 风味化一定是重要的趋势 。 ”侯永璞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