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正定美食 | 舌尖上的非遗!正定这些美食,精巧的手艺,味道一绝

烧麦|正定美食 | 舌尖上的非遗!正定这些美食,精巧的手艺,味道一绝

文章图片

烧麦|正定美食 | 舌尖上的非遗!正定这些美食,精巧的手艺,味道一绝

文章图片

烧麦|正定美食 | 舌尖上的非遗!正定这些美食,精巧的手艺,味道一绝

文章图片

烧麦|正定美食 | 舌尖上的非遗!正定这些美食,精巧的手艺,味道一绝

文章图片


正定文化积淀深厚 , 源远流长
制作技艺繁多且光彩夺目
这些传统技艺
凝聚着数代匠人的智慧结晶
有着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文化温度
今天 , 与小编一同了解
正定非遗美食制作技艺
在品味传统美食中
感悟文化魅力和匠人精神
PART 1
正定宋记八大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定宋记八大碗2008年6月入选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正定宋记“八大碗”制作工艺 , 已成为正定一带民间传统菜肴的主要代表 , 通过不断发展、完善、创新 , 逐步从农家小院走入高级宾馆、饭店 。 但尤以“宋记”制作工艺为其正宗 , 且最具传统 , 内容最丰富的乡土名吃 。 分布在正定县城及围边广大农村 。 主要包括:四荤、四素 。 四荤以猪肉为主 , 并精选其肘子肉、后臀肉 , 还有以精肉做成馅制成肉丸子 , 分为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 。 四素以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等30余种根据招待的客人不同选择其中八种 , 经过其独特制作工艺做熟而成 。
PART 2
真定府马家卤鸡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家卤鸡起源于明末清初 , 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 , 有记载的第一代传人马洛发 , 把祖传的卤鸡定名为马家卤鸡 , 并在正定府开设了马家卤鸡店 , 有了相当名气 。 自从1901年慈禧太后品尝、赞赏后 , 马家卤鸡一度成为贡品 , 名声大振 。
近一百多年来 , 马家卤鸡世代传承 , 使用多种名贵肉料、碘盐、陈年老汤、精细配料 , 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 开发出卤鸡、卤鸡胗、卤鸡爪、卤鸡翅、卤翅根等产品 , 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熟、烂、酥、软老少皆宜 。
PART 3
真定府正顺饸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饸饹原是冀中一种低档次的以杂粮面为主料的大众食品 。 真定府正顺饸饹自第一代回族名厨王文生研制开始 , 历经五代祖传 , 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 在正定餐饮业久享盛名 。
正顺饸饹在制作工艺和选料均有严格的要求 。 该技艺坚持严格的选料 , 精良科学配比 , 工艺精湛 , 制作精心 , 饸饹条悠长 , 入锅耐煮 , 不沾不化 , 煮熟后呈浅棕红色 , 色泽鲜亮 。 主料为荞麦面 , 辅一定比例的白面、榆皮面 。 辅料为精牛肉丁、绿豆芽、香菜 。 佐以高汤 。 辅料牛肉、蔬菜要求必须新鲜无害 , 当日屠宰和采摘的 。 饸饹卤汤是由牛骨汤、精牛肉、大葱、香菜加以丁香、桂皮、砂仁、肉蔻、花椒、小茴香、碘盐等20多种名贵作料熬制而成 , 它具有活血、散瘀、通气、养胃等功能 , 大大有利于人身健康 , 尤其糖尿病患者是其首选食品 。 成品盛入瓷碗 , 以抄好的绿豆芽垫底 , 捞入饸饹条浇牛肉卤 , 上撒香菜少许 , 呈盘龙状 , 有雕塑质感 。 搅拌后豆芽之白色 , 反衬饸饹之棕红 , 香菜之碧绿 , 红、白、绿三色相映成趣 , 肉、面、菜、香气四溢 , 色、香、味俱佳 , 令人垂涎欲滴 , 食欲顿增 。 入口滑顺 , 口感细腻 , 留香余久 , 易于消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