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以国际视野走精品路线 海南咖啡告别孤芳自赏

作为国内最早种植和加工咖啡的地区之一 , 海南咖啡有近百年历史 。 它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 , 也是外地游客喜爱的伴手礼 。 预计到2025年 , 我国将发展成为万亿元级规模的咖啡消费市场 。 近年来 , 海南多措并举 , 推动咖啡产业提质升级 。
谈到海南咖啡 , 当地人多会露出自豪的神情 , 底气十足地表示:“我们海南咖啡不输任何一种知名品牌 。 ”
这种底气源于自然条件赋予海南咖啡的独特口感 。 海南处于全球咖啡最佳种植纬度区域内 , 火山质土壤为咖啡生长助力不少 。 这样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与世界著名的蓝山咖啡产地牙买加相似 。
近年来 , 海南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资金支持 , 推动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基地建设 , 在咖啡产业和旅游业的交叉点上谋求新发展模式 , 力求让海南咖啡在全国乃至国际咖啡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
品质是竞争底牌
海南咖啡有着深厚的咖啡文化渊源 。 1935年 , 归国华侨从海外将咖啡带回海南开始咖啡种植加工 ,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为海南咖啡增加了文化厚重感 , 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咖啡老饕” 。 他们种咖啡、喝咖啡、懂咖啡 , 扎根在当地市场“用脚投票” , 倒逼海南咖啡口感和质量稳定提升 。
万宁兴隆镇康力咖啡厂老板娘钟秀红一家三代都在和咖啡打交道 。 她的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 , 打包装箱、回复电话、接待客人、外出寄送……忙得片刻不停 。 十几平方米的临街小店是这家咖啡厂的主要出售端口 , 咖啡豆、咖啡粉由此出发 , 抵达兴隆十余家咖啡店和当地“老饕”们的杯中 。
多年来 , 钟秀红家经营的咖啡加工厂 , 只选用“粒粒红”咖啡豆 , 他们沿用老一辈传下来的加糖、加海盐、加牛油的做法 , 坚持柴火加热、人工翻炒 , 保证佐料均匀包裹每一粒豆子 。 “100多摄氏度高温 , 两三个人不停翻炒40分钟才能炒完一锅 。 ”钟秀红说 , 随着技术发展 , 咖啡生产加工的一些环节虽有调整 , 但涉及品质的部分绝不敢有任何懈怠 。
在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的兴隆 , 分布着15家咖啡加工厂、200余家咖啡店 , 每年人均消费咖啡200杯以上 , 是全国咖啡平均消费水平的40倍 。 钟秀红觉得 , 海南咖啡的特点就在于扎根当地市场 , “当地人口感很刁 , 只要味道上有不满意 , 马上就会退货” 。
对于市场规模更大、产量更高的万宁福山咖啡来说 , 品质的把控在于建立严格的标准线 , 并细化到咖啡生产的各个环节 。 海南澄迈福山咖啡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世炳介绍 , 经过多次对比实验 , 福山咖啡确定了木炭烘焙的加工方式 。 但是木炭无法像电、热风、煤气烘焙一样可以随时调节温度 , 他们就给一线工人制订了严格的加工步骤 , “一分钟应该升温多少 , 两分钟温度达到多少 , 用标准化曲线保证口感稳定” 。
前段时间 , 有消费者反映线下咖啡店的产品口感变淡 , 经过层层溯源 , 徐世炳发现 , 是因为煮好的咖啡在保温桶里放置时间过长 。 为此 , 他重新明确标准 , “磨豆机上的咖啡豆每次不能多于300克 , 咖啡超过15分钟不能再出售给消费者” 。 为了保证咖啡从种子到杯子每一道环节的质量不打折扣 , 福山咖啡还成立了咖啡技术培训学校 , 为线下咖啡店输送了2000余名高质量咖啡师 。 徐世炳说 , “无论在什么时候 , 品质都是我们海南咖啡的立身之本” 。
培养年轻化思维
在兴隆咖啡谷共享农庄 , 绿叶掩映 , 白色的咖啡花竞相绽放 。 游客在园林中观赏游玩之际 , 还能体验咖啡种植、采摘、加工、研磨全过程 。 不远处的小洋侨旅游度假区 , 则致力于为年轻人打造一个咖啡乐园 。 除参观体验外 , 游客可以进行雨林骑行、徒步野营 , 尝试皮划艇、桨板瑜伽等户外运动 , 玩累了还能入住森林木屋或现代化帐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