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咖啡,年轻人的“续命水”还是“社交货币”?

起床后用咖啡机快速制作一杯美式 , 趁午休时间去公司附近的咖啡店小坐 , 这些与咖啡有关的片段 , 嵌入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 。
1999年 , 星巴克在北京国贸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门店 。 胡桃色的实木桌椅 , 身着绿围裙的年轻店员 , 轻盈悠扬的爵士乐……彼时30多元一杯的咖啡显得十分奢侈 , 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是都市精英们钟爱的选择 。 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 咖啡已经走下“神坛” , 像程序代码一样 , 嵌入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 大大小小的精品咖啡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今年以来 , 全国已新增注册咖啡相关企业2224家 , 2021年新注册的咖啡相关企业数量为2.55万家 。 据统计 , 北京目前有超过4000家咖啡馆 , 各大商圈中都分布着咖啡连锁品牌 , 胡同中也不乏小而美的网红咖啡店 , 面包房、便利店、博物馆等也在浪潮中纷纷“上车” 。
社交|咖啡,年轻人的“续命水”还是“社交货币”?
文章图片

豆瓣上的咖啡小组 。 图/豆瓣截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在豆瓣小组搜索“咖啡”发现 , “我们都是咖啡控”“今天你喝咖啡了吗”“手冲咖啡研习社”等小组中活跃着上万名咖啡爱好者 , 其中 , 大部分人保持着每天喝一杯咖啡的节奏 , 一天喝三杯到四杯的也不在少数 , 甚至有人调侃道“别人身体里流淌的是血液 , 我身体里流淌的是咖啡” 。 “日咖夜酒”“续命良药”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 , 都折射出咖啡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 。
究竟从何时开始 , 这届年轻人离不开咖啡了?
“保持清醒”是选择咖啡的最初原因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 咖啡消费者以年龄20岁-40岁的都市白领为主 , 由于生活节奏较快 , 消费者将咖啡视为日常饮品 , 每年人均消费量达326杯 。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升 , 消费者的咖啡摄入频次还会持续上升 , 预计到2023年 ,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将提升至10.8杯 。
有消费者对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保持清醒是选择咖啡的最初原因 。
社交|咖啡,年轻人的“续命水”还是“社交货币”?
文章图片

一位女性独自在咖啡店喝咖啡 。图/IC PHOTO
职场新人夏天养成喝咖啡的习惯是在读研期间 , “那时每周都有论文作业要赶 , 通常要熬到凌晨两三点 , 隔天又要早起上课 , 不喝咖啡根本坐不住 。 有时候太累了 , 每天早上喝一杯 , 晚上还得再来一杯 。 ”学习的压力让她迅速对咖啡“上瘾” 。 包括夏天在内的很多咖啡爱好者认为 , 在提神醒脑方面 , 咖啡见效很快 , 因此也常戏称其为“续命良药” 。 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 , 无论是早晨还是午夜 , 一杯咖啡总可以迅速挽救快要“关机”的大脑 , 让身体“满血复活” 。
此外 , 当意式浓缩咖啡与牛奶、糖浆相遇 , 或者搭配苏打水、奶油 , 原本酸涩的咖啡豆便焕发出了无限可能 。 当人们已经逐渐对美式、拿铁、摩卡等基本款咖啡感到“麻木”后 , 许多咖啡店开始供应添加了橙子、椰汁、桂花、栗子等风味的季节性咖啡单品 , 唤醒年轻人的味觉 。
拿铁重度爱好者姚瑶对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每次路过咖啡店闻到浓郁的香气 , “都会冲动地想进去喝一杯” 。 每到一个城市 , 她都会在网上搜寻味道好、环境佳的咖啡店“打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