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饭馆里的最后一顿酒( 二 )


终于忙乎完毕 , 大张两口子上桌开饭 。 这家伙 , 菜没开吃先煽情 , 站起身要敬大家一杯 , 感谢多年的支持 。 酒杯未碰嘴 , 大张的眼圈先红 , 他媳妇在旁边不说话 , 从不喝酒的她也端着酒杯 。 众人起身应酒 , 纷纷劝说 , 大张把酒一口闷掉 , 招呼大家快坐下吃菜 。
如今开店的 , 很少有人能和顾客成为朋友 , 熙熙攘攘的人群 , 擦肩而过的陌生是常态 。 大张的饭馆有着过去的店风 , 炒勺翻滚下 , 熟了的不仅是饭菜 , 还有点滴的人情 , 人情积攒多了便是感情 , 我们之所以愿意来 , 正是因为无论何时走进店里就像回家 , 大张不见外 , 拿杯子盛凉菜等杂事皆放之不管 , 我们自己动手亦不生怨气 , 甚至有时还帮他招呼其他客人 。 可惜 , 这一切即将成为回忆 。

小酒一喝 , 话就多 。 几人七嘴八舌地撇开着话题 , 尽量不让大张伤心 。 问到大张以后的打算 , 大张说他已经准备回老家种地养羊 , 闲时去周边冷库打包蔬菜 , 一天能挣个一百多 。 又说到他的小饭馆 , 他实话告诉大家 , 说最好的时候 , 小饭馆一年能挣十多万近二十万 , 这两年倒是没赔钱 , 就是年底算账落不下几个子 , 这还是房租降低后的结果 。
席间有人说大张要是不想回老家 , 可以给他介绍个食堂做饭的活计 , 一个月三千块 。 大张笑笑 , 说自己开惯店了 , 不愿意去当食堂大师傅 , 回村里只要勤快些 , 一年咋也能赚个五六万 , 比打工强 。 至于在城里上学的孩子 , 媳妇工作时他父母过来帮忙 , 媳妇歇着就自己带 , 反正孩子上初中 , 能够自己上学放学 , 实在不行找个小饭桌 , 省事 。 说到这 , 他自我解嘲道:“厨子的孩子去小饭桌 , 想想挺有意思的 。 ”
在大张的“引导”下 , 小酒局不知不觉成了诉苦大会 。 我们这些平时不敢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怂样子的男人 , 一个个透露着心扉 , 把生活的苦水一股脑倒了出来 。 大家都很羡慕大张 , 起码他还有老家可回 , 还有地可种 , 我们只能在城市里坚持着 , 坚持着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 易与不易 , 唯有心知 。
酒干杯净 , 人们意兴阑珊 , 互道珍重 , 起身离开 。 待回家时 , 大张拉住我 , 拿出一个崭新的足球 , 让我给孩子带回去 , 就当是给他“知音”的离别礼物 , 千叮咛万嘱咐 , 等孩子放假去农村找他玩 , 他给我们来个乡村烧烤 。
男人一过三十五 , 眼泪不值钱 , 大张几句话说得我红了眼眶 , 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 只能祝愿大张往后余生红红火火 。 我明白 , 友情这东西一旦有了距离 , 慢慢会变淡 , 可能我们能保持联系 , 也仅仅是保持联系而已 。
【|散文:小饭馆里的最后一顿酒】大张饭馆的招牌已经被他卖了废品 , 空荡荡的门头看不出一丝烟熏火燎的痕迹 。 我离去时 , 大张正仰头看着自己的店 , 或许 , 他在回忆这里的点点滴滴 , 想把岁月多留住一刻 , 一刻就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