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焦点访谈丨告诉你一个神奇的空间站( 二 )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合格,焊接过后,要对所有的焊缝拍摄X光片,查看内部是否有气孔或裂纹,确保核心舱能够长寿命、高可靠在轨运行 。
人员的长期驻留是空间站最大的特点之一, 6月,3名航天员将搭载神舟十二号飞船进驻核心舱,计划要待上3个月,比之前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的最长时间延长了两倍,而后续航天员计划驻留时间更是长达半年,以往自带储备上天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了 。在核心舱的初步技术验证中,再生生保系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然而此时空间站里还没有人,如何来做验证呢?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侯永青说:“无人的时候我们就做测试,比如说二氧化碳非常低,在发射前,就往舱里注一些二氧化碳,飞行测试的时候,把二氧化碳去除系统打开,然后看它的去除能力,看它是不是能正常工作 。”
除了保证航天员基本的生存条件,因为驻留时间大大延长,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最精心的安排:为了创造更安静的环境,设计师修改了以往航天器的设计,将噪音大的部件装载到舱外,并加装了隔音棉;为了保证航天员的休息,以往挂在舱壁上的睡袋升级成了带门的单间,每间还配有一个观景舷窗 。
事实上,从设计阶段开始,我国航天员就参与到了空间站任务中,和此前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的任务相比,航天员在进入空间站后,工作内容将有质的变化 。
郝淳说:“空间站设计的在轨寿命不小于10年,通过在轨航天员的维修维护和一些设备载荷的更换可以延寿,在轨期间,还要安排开展大量的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实验,空间站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
此前,我国只有宇航员翟志刚在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实行了出舱行走,总时间仅有20分钟左右,而即将进驻空间站的航天员出舱执行任务的时间将大大延长 。
为了尽可能减轻航天员出舱的负担,此次我国空间站还专门设计了重要的舱外助手——机械臂,既有小型的转位机械臂用来帮助后续发射的实验舱在对接完成后转移到停泊口,也有安装在核心舱的小柱段的大机械臂,完成与整个舱体有关的任务 。
值得一提的是,大机械臂拥有7个可以活动的关节,以完成在舱外多角的活动,它的两端都没有固定在核心舱的舱体上,而是和舱体上的适配器相连接,在需要时可以首尾互换像爬动的虫子一样在整个舱体表面活动 。
核心舱入轨后,机械臂已经完成了不少规定动作,但是还有一些和航天员配合的任务需要在航天员进驻后才能进行测试和技术验证,这也是后续我国空间站任务的一大亮点 。
杨宏说:“有了这样大型的机械臂,可以大范围的转移航天员,使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可以很方便到达作业点 。来往飞行器靠近,也可以用大型机械臂进行悬停捕获,一些不同用途的航天器需要维修、维护、补给的时候可以对接到空间站上,这种方式称为太空母港模式 。”
目前,我国空间站计划建成以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为主体的三舱T字形的空间站,加上对接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总重量将达到100吨左右,但是根据实际应用和实验的需求,后期还留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
【空间站|焦点访谈丨告诉你一个神奇的空间站】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蓝图已绘就,时间表和施工图清晰明确:今明两年,分两个阶段,整体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任务 。现在已经在太空中等待的天和核心舱,本月和六月份将分别迎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神舟飞船的发射,9月和10月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 。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以上,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黎佳易)
推荐阅读
- 牛腩|东坡菜单丨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好!
- 疫情|新闻8点见丨德善厨房: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菜,感觉到西安的温暖
- 牛肉|百县千碗丨数九寒冬,到哪儿吃“暖”?
- 姜切片|周末美食DIY丨新的一年要红红火火,年年有“鱼”
- 咖啡|2022第一天丨感知回味,无限可能。从zero到one的假日休闲小闲话~
- 干辣椒|周末美食DIY丨新的一年要红红火火,年年有“鱼”
- 太原|趣读丨上海人没吃过的上海肉蓉面,怎么成了山西特产
- 明光|舌尖腾冲丨苦荞开花甜蜜蜜
- 元旦|大河之北H5丨元旦“火锅局”走起!一起get河北上等食材~
- 音视频|小康中国 千城早餐丨家的味道——颠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