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地理学报》:耄耋之年的“领跑者”( 三 )


2007年 , 《地理学报(英文版)》被SCI扩刊版收录 , 2012~2019年JGS国际影响力在全国5700种学术期刊中稳居前5% , 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奖 。
了不起的“朋友圈”
单丝不成线 , 独木不成林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部深知“团结”的力量 , 构建了多方面的“朋友圈” , 对内形成了一支勠力同心的队伍 , 对外组建了一批有良好口碑的“粉丝团” , 还促使兄弟期刊实现资源共享 。
为打破地理资源类期刊相互独立、“小散弱”的状况 , 何书金开始牵头整合期刊资源 , 并于2006年创建了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 打造学术期刊交流共享平台 。
然而 , 当时很多期刊已经在现有的平台上有所投入 , 对更换新的使用平台也诸多不适应 。为此 , 《地理学报》主动承担平台建设费用 , 尽力满足平台建设的各种需求 。“大概用了4年时间 , 才把大家汇聚到同一个平台” 。何书金说 。
如今 , 15家骨干期刊底层数据融合 , 59个期刊联盟的专业学科集群 , 实现了1个用户名和1个密码登录资源共享与服务的集群平台 , 实现了专家库、作者信息库等资源共享 。2012年以来 ,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总网浏览量达到700多万次 , 年均100多万次 。
2014年11月 ,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 , 目前关注人数达23963人 。截至2019年10月底 , 其总阅读量达1042510次 , 总阅读人次743122人 。
“我们会调动作者积极性 , 鼓励作者发表短小精悍的文章 , 并与其他科研平台互推 , 扩大影响力 。”何书金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走近作者、服务作者 , 《地理学报》自2008年以来就开始主导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地理编辑沙龙等活动 。经过十几年的调整和发展 , 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从最初的十几个编辑间的交流 , 发展成由几百个作者、专家、编辑团队组成的三方交流互动大会 。
随着微信群成为新的交流工具 , 《地理学报》还适时建立了“地理学报交流服务群” , 由《地理学报》编辑 , 老、中、青三代作者和兄弟期刊的编辑人员构成 , 成为传播地理科学思想和学术信息的重要交流平台 , 目前人数已达上限 。
如何让“科技守门人”有干劲儿、有成长、有未来 , 是期刊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缩小编辑队伍的收入差距 , 何书金主动调整了薪酬体系 , 不按职称论工资 , 这意味着压低了自己和跟自己一样拥有正高职称人员的工资 , 提高了团队的平均工资 。“我们职称上升机会和平均工资水平近几年都不亚于一线科研人员 , 大家更有干劲儿了 。”段宗奇说 。
繁重的稿件处理工作之余 , 编辑部的同事们还会努力挤出时间开展科研工作 , “继续做科研 , 对保持科研思维、拥有敏锐视角、做好审稿工作非常重要 。”段宗奇认为 , “此外 , 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 及时‘充电’也让我们时刻保持前瞻性 。”
在赵歆看来 , 学术期刊的强大和发展 , 离不开祖国的强盛 。提起2008年8月在第31届国际地理大会上竞争北京2016年国际地理大会主办权的场景 , 赵歆清晰地记得当时很多国外学者朝他们竖起大拇指说:“Beijing Olympics! ”最终中国地理代表团以30:10的压倒性优势拿下举办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