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喝自制果酒有健康隐患

盛产水果的季节来到,对于那些转眼就过季的水果如樱桃、杨梅、荔枝等,为了能留住其美味,很多人喜欢把它们制成果酒。有人认为,制作过程在自己的“监控”下完成,做出来的果酒会比较“健康卫生”。现实情况真如此吗?(摘编自《宁波晚报》《东南早报》)
自制过程中易被污染
一般而言,果酒分为发酵型和非发酵型。非发酵型果酒是将水果放入白酒中酿制,枸杞酒算是典型。发酵型果酒是将水果和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密封放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说,如果是家庭自制果酒,由于微生物发酵很难控制,菌群被污染的风险很大。在酿制过程中,果酒发生轻微霉变时我们用肉眼并不能发现。而当气味、颜色发生变化时,微生物污染已非常严重。相关研究表明,有些自制果酒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严重超标,常喝这种果酒会有害健康。
自制果酒甲醇含量过高?
一直以来,有网络传言称自制果酒“甲醇含量高”,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日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随机对4种果酒进行了一组检测实验。
实验中,检测中心邀请市民制作了葡萄果酒、苹果果酒各4份,荔枝果酒、芒果果酒各2份。实验结果显示,4种果酒中只有芒果果酒检出了微量甲醇,主要是因为芒果果肉中含有大量的果胶,果胶经过微生物发酵会产生甲醇。而其他水果果肉中果胶含量很低,所以相关果酒中的甲醇含量极低。不过,检测人员也提到,此次试验的果酒发酵时间只有60小时,而普通家庭自制果酒的发酵时间会控制在7天左右,发酵时间越长,果酒中的甲醇含量会随之升高。
有些水果不宜制成果酒
宁波市象山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有些水果的果胶含量较高,不宜用来制作果酒,比如未成熟的苹果、芒果、柠檬、柑橘、柿子等。制作果酒时,一定要选用新鲜水果。生活中,有些人制作果酒的动机是“将多余或吃不完的水果进行综合利用”,如使用部分轻微腐烂或不新鲜的水果制作果酒,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果酒中甲醇含量增加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为了提高果酒制作的成功率,应在果酒发酵中加入活化的酵母,一方面会大大缩短果酒的制作周期,另一方面会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喝之前应加热20分钟
虽然相关检测认为,自制果酒操作得当,甲醇含量会较低,但是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涂远明看来,为了安全起见,自制果酒在喝之前最好先加热20分钟。因为甲醇的沸点接近30℃,所以只要加热到30℃—40℃,甲醇就会挥发掉。涂远明介绍,这里所说的加热,并不是将酒放到炉子上直接加热。建议大家可以将要喝的果酒倒入一个器皿里,然后将这个器皿放入保温杯或保温桶里,再将90℃的热水倒入保温杯或保温桶里即可。
■相关链接
餐馆的药酒别乱喝
除了果酒外,自行配制药酒的做法古已有之,加之现如今人们健康养生理念的增强,自行泡制药酒之风在社会上大有越来越盛之势。
【 甲醇|喝自制果酒有健康隐患】与果酒不同,由于药酒的药理作用明显,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既未提倡也未允许普通民众及各类酒店、餐馆等自行配制药酒。在气血不虚、没有风湿痹痛和肾阳亏虚(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怕冷、腰膝酸痛等)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自泡自饮药酒。(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绍贵)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