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君迁子、余甘子、胡颓子、黑藨子......云南果子的滋味
兴兴
小满日 , 滇西崇山峻岭之间不见炎夏 , 不冷不热的高原日头给果子都灌了浆 。 坝子里集市泛起甜香 , 满铺着从枝头垂累到摊头秀色只隔十几公里的新鲜水灵 。
文章插图
集市摊位 寂地 背上竹篓去赶集 图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在滇西的日子 , 我们总是掐着日子去赶集 。 小村五日一集 , 大镇口十日一集 。 夏天从樱桃揭幕 , 酸酸甜甜的中国樱桃——不是城里超市常见的那种“车厘子”——是小一号的本土品种 , 黄里透红 , 滋味盖过车厘子一个山头 。
文章插图
滇西樱桃
本地樱桃在流通市场上不如舶来的车厘子 , 因为它太过娇嫩 , 离了枝头就留不住 , 最多放一两天就变质 , 只好就近吃掉 。 有些狡黠的本地人不砍价 , 也不着急 , 只在集上不慌不忙地溜达 , 等快收市时 , 才去樱桃摊儿收底 。 此时卖家不拘什么低价都会把剩下的全抛售 。
跟樱桃一起上市的还有桑椹 。 乡下孩子也不讲究泡个盐水消毒 , 一把抓起来吃得嘴巴乌紫 。 野生小桑椹比市卖品种要小许多 , 只半个指节大小 , 却甜度出众 。
最近几年 , 蓝莓种植悄然火热 。 以前总在东三省才见种植的蓝莓一下跑来了西南 。 滇西2000米上下的海拔 , 水热和日照条件大好 , 种出来的蓝莓水分足 , 甜度高 , 丝毫不逊色于北方品种 。 尤其高原紫外线充足 , 果实花青素含量特别高 , 颜色和品相都显得抖擞精神 。
北上广超市生鲜柜台里 , 许多蓝莓都产自滇西——当然比起粒粒筛选过大小的精品 , 滇西集市上卖得更随性 , 也就分大小两摊儿 , 价格连一线城市的零头都不到 。
文章插图
白藨和蓝莓
本地人多有瞧不上种植的蓝莓 , 觉着它不如野生品种金贵 , 比如各色“藨子”:红藨子 , 黄藨子 , 白藨子 , 黑藨子……价目牌上会写成“泡子” , 用个篮子提着卖 , 并且会强调是山上摘的野生泡子 。
当然 , 近年来也有栽培的叫做“树莓”或“覆盆子”的品种进城 , 卖得比肉贵 。
要区分人工种植和野生藨子也不难 , 看个头儿就行 。 人工种植的有中等葡萄大小 , 个个饱满 , 味道却不怎么甜 。 采来的野生藨子像个小拇指指节 , 一口下去甜浆喷涌 , 香甜长存舌根底 。
藨子不易得 , 采起来手指受苦 , 尤其白藨子又小又软 , 用劲儿稍大就整个儿捏碎了 , 枝藤上又刺多扎手 , 大半天都摘不满一篮 。
文章插图
黑藨子 资料图
吃藨子常念采摘者不易 , 仙人掌果却要“连累”到食客本身了 。 若是鲁莽的 , 一上手就疼大半天 。 滇西山间野生仙人掌极多 , 五六月间“掌”顶的花谢了 , 结成拳头似的果子 , 果皮上满披着一丛丛小毛刺儿 , 又细又锐 , 扎进皮肤轻易挑不出来 。
采摘者拿着火钳子远远地夹下来 , 兜在麻袋里来集市 , 按只算价 , 几毛钱一个果 。 吃起来要点儿技术 , 最好用上刀叉 , 一切两半 , 再去皮 , 瓤里许多硬籽 , 对消化颇有好处 。 也可以挖出瓤来配酸奶 , 是清凉解暑的一道甜品 。
仙人掌有个同科近亲叫火龙果 , 近年来也被大力推广在南部种植 。 还是靠着高原日照 , 晒足的火龙果肉特别甜 , 又好剥又不扎手 , 自然广受欢迎 , 便很少有人肯去种难相处的仙人掌了 , 反正山野间一生一大片 , 随吃随取 。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葱蒜风味的香烤吐司条,外脆里嫩,鲜香又解馋,孩子爱吃的美食
- 蛋炒饭|明日冬至,推荐6种饺子馅,荤素都有,照着调馅包饺子,省事好吃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
- 豆芽|孩子不爱吃蔬菜,推荐8种好吃的冬菜做法,营养丰富,上桌就抢光
- 竹荪|丝瓜青翠的绿,配上莲子, 竹荪淡淡的白,颇有美感,怎么看都不厌
- 糯米粉|天冷试试这早餐,比煎饼健康,比包子香,5分钟搞定,又香又糯!
- 搞笑段子|戏骨李嘉明吃霸王餐被批!45元四个菜仍嫌贵,拒绝买单后飞奔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