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近6成消费者吃不完月饼!中秋节之后月饼去哪儿了?我们发现了答案
今天是中秋节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把昨天没吃完的月饼拿来当今天的早餐或中餐的经历,因为家家基本上都有吃不完的月饼。“节前俏,节后凉”、“节前买,节后扔”,说的就是月饼这种时令食物,中秋节一过,它就变成了厂家、经销商甚至消费者的“烫手山芋”,月饼专柜纷纷撤销。
文章插图
△图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月饼价格坐上“过山车”
文章插图
线上来看,采访人员搜索发现,原本淘宝上的“李子柒”月饼礼盒可卖到428元。节后,旗舰店已下架,其他店铺以198元、138元、甚至128元等价格售卖。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线下来看,昨天,微博不少网友反映:中秋节之前在超市购入昂贵的品牌月饼,到了中秋节那天,就会开始疯狂促销。月饼价格急剧缩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例如像美心和荣华,都是买一送一,在盒马鲜生花253元一盒买的月饼,促销变成99元。
文章插图
据四川观察消息,昨天,采访人员走访成都超市及卖场,发现两斤24个月饼只卖9.8元!工作人员称,月饼属于季节性食品,现在除了部分高档礼盒外,基本都在半价销售,甚至已经完成了促销,买一送一,买一送二,甚至到中秋节结束营业前一个小时,买一送三送四都有可能。
剩下的月饼去哪儿了?
不少网友每年都会存着这样一个疑问:中秋后月饼去哪儿了?商超里卖不掉的月饼有两条路,一是商超自行处理,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另一个是退还给上游厂商。那么厂家对这些月饼又如何处理呢?
消费者最担心买到陈年月饼和以月饼为原料的再制点心。有媒体曾报道,前一年的月饼第二年“返场”再卖;还有商贩低价收购月饼,将其加工成糕点流向市场……
据红星新闻此前消息,月饼的冷藏和储存成本比重新制作还高,厂商一般不会选择冷冻一年再卖,“倒是莲蓉等月饼馅料,低价收购后再制成其他点心的可行性更高,消费者需要警惕。”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局每年都会组织实施月饼生产销售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查验核实生产者证照、月饼质量检测批次报告,以及突击检查和抽查,防范和打击用陈旧原料或回收月饼生产加工月饼的违法行为。
据央视财经此前消息,由零售端返回食品厂家的月饼礼盒,有相当一部分,将由生产厂家作为福利分发给员工。
文章插图
包装占据了月饼礼盒的大部分成本。近年来,月饼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化整为零”,即礼盒拆掉再利用,月饼单独售卖。月饼的保质期一般在30~90天。为了最大限度收回成本,月饼生产企业都尽力在保质期内将剩余的库存卖出去。除了在人流密集区域折价销售,企业还会将库存转移到乡镇和农村市场。
此外,剩余的月饼还会卖给相关企业做成动物饲料,最常见的就是猪饲料。不过企业都是按照订单生产的,经过调研预判的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不会相差太大,需要销毁的月饼其实不多。
剩下的月饼怎么办?
文章插图
有一项针对3505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34.1%的消费者表示,往年中秋节的月饼都会吃完,18%的消费者表示会剩一点月饼,34.7%的消费者表示只吃了一部分,也有4.9%的消费者表示会剩很多。也就是说近6成消费者吃不完月饼。
推荐阅读
- 疫情|新闻8点见丨德善厨房: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菜,感觉到西安的温暖
- 调料|新年临近,若不差钱,这5款“年货美食”遇见别错过,好吃又便宜
- 恒兴集团|广东启动预制菜双节营销活动 近百款预制菜“上新”
- 清蒸红烧|最近迷上了吃鱼,肉多刺少超鲜嫩,不管清蒸红烧,每顿一条不够吃
- 年轻人|边角料零食:走红容易走心难
- 牛油果泥|牛油果三明治
- 豆瓣酱|西葫芦炒肉丁
- 新闻记者|餐厅开张三天遇疫情闭店, 老板一个举动温暖了全网……
- 产能|2021酒业十大新闻|声势浩大并购案落幕贵州醇靠“大力营销”出圈
- 饥饿营销|评论|凌晨3点近6000人排队买迪士尼玩偶,究竟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