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天卖出5000份凉皮,霸榜行业TOP,三代家传铺子如何营收千万?
一天卖出5000份凉皮 , 霸榜行业TOP , 三代家传铺子如何营收千万?
原创2021-08-16 20:04·
文章图片
据说秦始皇就爱吃 。
文/易琬玉
编辑/范婷婷
凉皮 , 大概是“碳水”在没胃口的夏天 , 能拥有的最妥帖的形式 。
尤其在盛产优质小麦的中国北方 , 它是家家户户信手拈来的吃食——泛着好看光泽的面皮 , 辅以各类蔬菜丝 , 加上中式厨房极为常见的调料 , 无需额外烹制 , 用筷子搅拌后 , 下肚即是满足 。
面皮的制法影响其口感 , 而调料则是凉皮的灵魂 。 在西安 , 盛志望麻酱酿皮俘获了许多热爱麻酱、喜欢Q弹软糯口感的食客 。 他家的面皮用的是酿皮的制作手法 , 调料则是祖传的香醋、芝麻酱和油泼辣子 。
文章图片
盛志望是这家铺子的招牌 , 也是盛刚父亲的名字 , 这门生意传到盛刚手里已经是第三代 。 从他爷爷走街串巷叫卖凉皮开始 , 这家铺子就没离开过大皮院这条街 , 但这间最初只有5平米的小店 , 如今已是日销5000份、年入千万的行业TOP 。
三代人的味道
相传凉皮起源于秦始皇时期 , 有一年陕西秦镇一带大旱 , 打下的稻谷都是稻秕 , 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无法纳贡 。 在大家焦急慌乱之时 , 一位农民将打下的新米用水打湿 , 碾成糊状后 , 倒在甄篦上蒸熟切成条 , 制成面皮献给秦始皇 , 秦始皇吃后大喜 , 每天要求制作食用 , 后来凉皮就逐渐流行 , 成了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
盛家三代人做凉皮 , 家里的墙上 , 裱着一份1952年12月14日的《群众日报》 , 上面的第四版记录了他爷爷挑着担子 , 一面沿街叫卖小吃、一面宣传中苏友好思想的故事 。
文章图片
盛家的凉皮生意从1896年就开始了 。 最早是由盛刚的爷爷奶奶来做 , “奶奶在家里制作好 , 爷爷就挑去街上卖” 。 爷爷爱琢磨 , 不断改进面皮和调料的制作手法 ,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秘方 , 后来传给了盛刚的父亲盛志望 。
生意到了盛志望手里 , 沿街叫卖改成了一间5平米的铺面 。 那是改革开放初期 , 在没有美食APP的年代 , 食客们口口相传来店里尝鲜 , “那时候就是自己家做 , 凌晨三点开始搅面粉制面汁 , 一天最多也就500份 , 再多就做不动了” , 食客稍来晚一点就吃不到这碗凉皮 。
文章图片
盛志望(左) , 盛刚(右)
从开张到现在 , 盛志望麻酱酿皮铺一直没离开过大皮院 , 这口味道也一直没变 , 只是铺面从5平米的小档口变成了100平的两层楼 。 在盛刚的印象里 , 店里有不少老客 , “每周至少来一次” 。 有个小伙子领着女朋友来吃 , 盛刚看着他们从谈恋爱到结婚 , “后来他媳妇挺着大肚子来吃 , 现在孩子都十多岁了 , 一家人过来吃” 。
许多外地的食客慕名而来 , 因为知道盛志望麻将酿皮卖得快 , “在高铁上就和我打招呼留一碗” 。 但就是这样 , 也有人无缘尝到这份儿传承百年的老味道 , “实在是做不动那么多 , 食客们来了又扫兴而归 , 我们也挺抱歉的” 。
文章图片
“面食王国”里的凉皮
陕西是“面食王国” , 大街上面馆比饭店还多 , 种类也是五花八门 , 光一个凉皮 , 从做法、形状、口味到配料 , 各家都有所长 。
推荐阅读
- 冬笋|40元/斤!这种时令菜超火爆!采挖大户一天收入超3000元→
- 徽城镇|40元/斤!这种时令菜超火爆!采挖大户一天收入超3000元→
- 元旦|菜做完了却不吃?新年第一天,这几桌饭等一群“闪电侠”回归
- 山药泥|蓝莓山药
- 烧烤|河北小镇上的老店,有天下第一烩饼之称,18元1碗最多卖出1000碗
- 咖啡|2022第一天丨感知回味,无限可能。从zero到one的假日休闲小闲话~
- 酸菜|酸菜粉条肉
- 甜酒香|周末这样吃,广式腊肠-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 猪油|红烧牛排
- 饺子馅|芹菜饺子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