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班|旱塬下的“爱因斯坦班”能出大师吗?

西北教育名县甘肃会宁十年素质教育改革实践观察
爱因斯坦班|旱塬下的“爱因斯坦班”能出大师吗?
文章图片
会宁县会师中学的管乐团在进行排练 。本报采访人员崔翰超摄
甘肃省会宁县,昂然矗立的会师纪念塔和错落有致的学校,诉说着这个西北小县城的两个“不平凡”:一是1936年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于此胜利会师,为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二是教育大县读书立身的“金科玉律”,曾几何时,学生苦学、家长苦供、教师苦教给这里的教育打上了标签,寒门贵子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 。
“但我们能教出爱因斯坦吗?”十年前,有一批勇敢的教育先行者带着这个疑问,用音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素质教育改革实践 。
勤奋的厌学者与快乐的善学者
晨钟唤醒白昼,读书声给未来奏响序曲 。在会宁县会师中学,不仅书声琅琅,还有一种别样悠扬——每天萦绕在师生耳边的管乐声 。
这悠扬婉转的音乐之声,始于今年58岁的会师中学学生乐团团长杜正权的心痛时刻:十年前,伴随学生们的擂桌呐喊,撕裂的书页在空中散落,全校初三毕业生以这种方式庆祝“解脱” 。
学生喜悦的背后是老师的心痛——这说明学生学习不快乐 。
【爱因斯坦班|旱塬下的“爱因斯坦班”能出大师吗?】“家长学生一味追求分数,只会让孩子变成作业的奴隶、考试的机器,尤其在落后地区,学生只能拼分数,我们只能培养出勤奋的厌学者 。”杜正权说 。
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时任校长吴泰祥和杜正权经过不断思考,发现爱因斯坦、钱学森等大师艺术造诣高深,并把艺术当作学术科研瓶颈期的疏通器 。他们想探究这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真正的大师养成之道,所以选择以音乐为小切口试图解答“大师之问”:我们能通过艺术教育和快乐学习,培养出大师吗?
2011年8月,“爱因斯坦班”在会师中学诞生了,这也是会宁县第一个学生管乐团——会师中学学生乐团的雏形 。
“人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激情,我们要用艺术教育立德树人,也要用艺术教育打开学生的未来,说不定我们也能教出一个爱因斯坦 。”杜正权说 。
当时,因为专业老师不多,学校专门从兰州请来老师,让学校里的师生一同学习 。在保证正常学科学习的情况下,也没有落下日常训练,有时一半以上的休假师生都与乐器为伴 。
先进的教育观念遭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质疑,担心管乐团会“吹垮”了孩子的课业成绩,把乐团戏称为“响响班” 。但成绩说明了一切 。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该乐团受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同时,乐团的中考升学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
十年过去,该乐团一到十团均在课业及专业上表现突出 。
“乐团的学生生活节奏快、强度大,但之所以能取得不俗成绩,是因为他们快乐 。正是这种快乐消弭了枯燥的英语单词、复杂的数学公式带来的痛苦 。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变革观念、解放思想,把学校变成青少年成长的乐园,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善学者 。”杜正权说 。
教育是一种唤醒
曾经乐团里的“孩子王”宋炎锴今年21岁,即将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他的生活里,除了实验仪器,乐器也必不可少,“从初中毕业后,我一直没有放弃音乐,还自学了爵士鼓等乐器,和朋友组建了乐队,乐团的经历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 。”
当年乐团的长号手刘柏宏今年从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后,22岁的他返回会宁县成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当时的成绩一般,是乐团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这个小地方出来的人更有自信,我也选择了音乐作为我一生的追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