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酪|北京天桥原址最近找到了!然而,天桥的这些个小吃再想吃也没了( 二 )


“豆汁王”设于天桥西南隅魁华戏园前,有数十年之久,其布帷写有名号,摊上的家具非常讲究,咸菜味佳,赢得了很多主顾,与当时天桥的“烤肉王”和“王八茶馆”并称为“三王”。
王月辉老人当年最常去的是天桥“豆汁舒”,在上世纪30年代,它和琉璃厂的“豆汁儿张”,东安市场的“豆汁儿徐”和“豆汁儿何”并称为豆汁儿四大家,可见其名气。在天桥喝豆汁的人都知道这么两句话:“诚招天下客,一碗豆汁心常舒。”这就是专指“豆汁舒”的。
对中国普通百姓人家来讲,中国豆腐比“中国四大发明”还重要。豆腐脑又叫“软豆腐”,是中国北方传统小吃。老北京天桥的豆腐脑,当属“豆腐脑白”最有名了。在周家望先生的著作《老北京的吃喝》中这样描述:“白记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有豆奶之香”。
白家的豆腐脑讲究色泽洁白细嫩,尤其是在卤汁的制作上更具特色,味道醇厚。原料上讲究用张北坝上台蘑泡水,水变红以后敝去渣滓沉淀,将上等的黄花、木耳以及切成纸一样薄的羊后腿片勾芡加细盐熬成。1992年白家后代在西四小吃胡同重操旧业,恢复了“豆腐脑白”这一传统老字号。
雪花酪|北京天桥原址最近找到了!然而,天桥的这些个小吃再想吃也没了
文章插图
【 雪花酪|北京天桥原址最近找到了!然而,天桥的这些个小吃再想吃也没了】号称京城9把茶汤壶占了6把的“茶汤李”的摊位在天桥三角市场东院,据老人回忆,他家桌前有两个汽油桶改装的火炉,一只炉子上坐着一尊巨大的铜质龙嘴大茶壶,总是往外冒着热气。条桌上的玻璃罩内有几个大磁盘,分别盛放着香油炒面、茶汤面、杏仁粉、细果料、白糖、红糖,食客可以按照各自的口味选料。
摊主将食客选好食料的细磁小碗持于左手,右手把住铜壶把手,龙嘴对准一尺外的小碗,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茶汤端到专好这口儿的食客面前。上世纪80年代,“茶汤李”招牌也重新挂了起来,现在很多商场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早上喝豆汁,晚上吃爆肚
早上喝豆汁,晚上吃爆肚是天桥人的生活方式。爆肚摊大多数只是在路边摆上几张长条桌案,上面摆了一溜调料碗,旁边就是一口煮着滚沸热汤的大锅,另一边搁着羊肚,有人来吃,店主现切羊肚,再举着大漏勺往锅内滚汤中汆一下,动作利落而潇洒。汆好的爆肚用高脚碗盛着,食客再蘸上麻酱、腐乳等作料,加点儿香菜,滋味甚美。
最有名的“爆肚石”就座落在天桥斜街东口,不少著名的京剧演员如马连良等都是这儿的座上宾。爆肚石记的东西,新鲜、干净,不论怎么吃,没一点脏腥味儿,切出的肚丝宽窄,长短都一样,绝对整齐,将肚切后,入锅微煮,水沸即成,往盘里一放,都是水灵灵的提神,简直就是工艺品。
“爆肚石”后来的故事也很精彩,1937年,“爆肚石”掌柜石昆生在天桥公平市场开了家小饭店,起名“南来顺”。1956年公私合营时,南来顺与“羊头马”、“馅饼周”、“切糕米”、“焦圈王”一起并入菜市口小吃店。改革开放后,恢复“南来顺”字号,现迁至大观园东南角墙外。南来顺现如今是北京城中轴线南段地区最有名的经营清真风味的专业小吃店。小吃品种多达150多种,很多当年的天桥小吃在这里传承下来。
这些个小吃再想吃也没喽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天桥小吃数不胜数,敦饽饽、硬面饽饽、蛤蟆吐蜜、螺丝转、糖耳朵、麻团儿、薄脆、炸糕、排叉、切糕、年糕、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云豆卷、糖卷果、炸松肉、炸回头、炸豆腐、丸子汤、卤丸子、炒肝、卤煮火烧、老豆腐、扒糕、果子干、炒红果、糖葫芦,羊霜肠、雪花酪,除此之外还有卖锅贴、馅饼、包子、水饺的,也有炖羊肉、炖牛肉、坛子肉、爆羊肉等荤菜,还有卖滚子鱼、黄花鱼等等……数不尽的小吃美食,是属于天桥独有的记忆,那是单写一本书也写不下的,但现如今很多已经失传,再吃不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