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淀粉|“玉针香”:湘米振兴的功臣
卷首语好好吃饭每年十月,金黄的田垄里传出打谷机的声音时,我就特别兴奋。因为又到了出新米的季节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有个大米胃,对米饭有种特别的执念。无论多奢华的筵席,无论喝酒与否,如果没有一碗米饭作结,就会觉得遗憾,失落,乃至那一餐都不算吃过。
大米是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胃的顽固记忆。当香糯清甜的米饭顺着筷子抵达口腔,家的味道能在舌尖雀跃。
小时候最期待十月的新米,刚脱壳,还带着点温热,稍稍凑近一闻,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故乡人吃新米时还有尝新仪式,用木甑蒸一锅白米饭,配上鸡、鸭、鱼、肉等只有节日才舍得拿出来的好菜,先祭祀天地和先祖,再一家人尝新。木甑里热气腾腾的新米饭,隔老远都能闻见香味,根本不用菜都能吃下两碗。“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清朝“网红”袁枚也曾如此形容好吃的米饭。
长大后背井离乡,很少好好吃饭,每次疲惫至极时,只要有一锅米饭端上桌,香气四溢的米香萦绕,最后无论它是做成盖码饭还是蛋炒饭,甚至只放点白糖或者猪油、酱油搅拌,也能吃出满足感。就像电影《厨神》里的台词:“诶,这是怎么了,我怎么会流泪呢?”米饭带来简单饱足,让异乡打拼人感受到被支撑的温暖。被外卖填满的胃也因为米饭熨帖起来。这时,耳边想起的也是父母那句“再忙也要好好吃饭”。
一碗米饭,在我看来,无论什么时候,总是让人有肝胆相照的情分在。
今年新米又上新了,爱吃米饭的地理君在浏阳小河乡吃了一种叫“玉针香”的大米,一直念念不忘。
【 直链淀粉|“玉针香”:湘米振兴的功臣】文/伍婷婷
文章插图
△浏阳小河乡地处国家一级水源地,所产稻米“玉针香”白如玉、长如针。组图/采访人员钱烨
文章插图
△小河乡村民用传统打谷机收稻谷。
文章插图
△浏阳小河乡,村民收获新谷经过网红景点叠水坝。
湖南,大米绕不过去的省份。作为全国稻米生产第一大省,湘米产量一直名声在外。甚至,中国粮食上市第一股、全国第一个小包装大米品牌都来自湖南。
但提及最有名气的大米,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东北五常大米、泰国香米等,湘米一直未出圈。直到近些年,“玉针香”等品种的成功推出,才改变了人们对湘米的刻板印象。
“玉针香”是湘米振兴的功臣
作为稻谷总产第一省,湖南湘米的“江湖地位”自不必说,但长期没有国标一等优质米镇场,在大米的江湖里,湘米始终缺了争C位的底气。
湖南省是“三系法”杂交稻、籼型“两系法”杂交稻的发源地,其水稻育种研究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名列前茅。上世纪80年代初,湖南就率先提出优质稻研发,但一直没有跳出“谷多价跌抓优质,谷少价涨抓高产”的怪圈,优质稻开发曾出现“三起三落”。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相继培育出“湘晚籼5号、10号、13号”等系列优质香稻,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湘米的品质才明显提升。之后,以赵正洪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又陆续攻关,培育出优质香稻“湘晚籼17号”“玉针香”“农香18”等,这些籼稻品种成为湖南省首批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它们的出现改写了湘米没有国标一等优质米的历史。
首批跃入“国标一等优质米”的这些品种中,最优秀的是“玉针香”。无论从颜值和口感上,它都自带光环。它属于常规稻中的晚熟籼稻,在湖南省湘米栽培中通常作为双季稻晚稻。这是典型的“高富帅”,它成熟期的植株达119厘米,抽出瘦长匀称的稻穗,因谷粒长,因而获得“三颗寸”的外号,即三立谷就有一寸。更让人惊艳是它的米粒,“白如玉、长如针”,米粒均长8.8毫米,甚至有些达到9.1毫米。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米。已故的袁隆平院士曾称赞:“‘玉针香’无论从产量和米质来看,都堪称‘超泰米’”。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
- 店率|悦诗风吟将在中国“大撤店”,撤店率或超80%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泰恩·米霍安|59岁的披萨外卖“小哥”潜水送披萨,最喜欢看到顾客惊讶的表情
- 消费者|“网红”蛋糕放心吃!深圳发布2020年10款蛋糕产品检测报告
- 元旦|菜做完了却不吃?新年第一天,这几桌饭等一群“闪电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