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

众所周知,韩国碰瓷中国文化并非一两次。这不,韩国某企业便故意将饺子改名成韩式水饺,似乎是想堂而皇之地抢走“中国文化”。
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
文章插图
韩式水饺引争议
据报道,近期韩国“希杰集团”在日本市场发售了一款名为“BIBIGO王MANDU”的韩式水饺,这也是该集团自“水MANDU”后再次改名。该产品一在日本市场上市后,便招来日本民众的嘲讽。
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
文章插图
日本民众认为,希杰集团的意图就是想要“抢走中国文化”,让日本的消费者能够正确地认识韩式水饺,其次就是为了培养品牌。
据悉,该品牌共设计了六种产品,企业为了让影响力号召力更大,在包装袋上用日、英、韩三种文字进行标注,邀请了韩流男明星代言以及先继推出了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在日本东京也有实体门店。看来希杰企业是下了血本的宣传韩式水饺。
但无论韩国如何给水饺更换包装、名字,都无法掩盖“中国水饺”这一事实。
还消费者表示“BIBIGO王MANDU”中的“王”与“水MANDU”中的“水”字,也是根据谐音来的,看来韩国的掩耳盗铃这一做法难以被外界理解。
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
文章插图
这些努力显然没有获得日本消费者的理解,甚至在日本民间传来了嘲讽声。日本民众表示,所谓的韩式水饺就是盗用中国水饺的创意,但从包装上看就能识别出是中国食品,但是希杰集团强行进行各种包装宣传。
据悉,韩式水饺在日本市场之所以遭到嘲讽,在于先前韩国曾碰瓷日本,而碰瓷中国文化显然也并非韩国第一次。
水饺作为中国食品,本名为“角子”在历史的流传中,关于水饺的名称一直在发生变化。宋朝时期因战役需要,水饺便跟随战伐传遍大江南北,韩式水饺便是通过中国丝绸之路传递到的当地。希望韩国企业在搞宣传之前先搞清楚历史,搞清楚缘由。
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
文章插图
韩国“去中国化”
这已经不是韩国首次“去中国化”,从文字到食品再到文化,韩国近年来变本加厉到禁止中国偶像前往韩国发展。近年来韩国经常性的会盗用中国传统文化,强行盗用后再在韩国本土宣扬是韩国本土的。
众所周知,韩国泡菜已然成为一种餐桌美食,但是中国也有泡菜。于是韩国自以为是地表示泡菜是韩国本土的食品,且率先将泡菜申遗。
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汉字,先前韩国教授也曾公开表示汉字是韩国的。韩国韩文协会也曾对外声称中国汉字阻碍了韩国的信息化与科学化的发展,韩国政府理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将中国汉字从韩文中剔除出去,奈何韩文中70%是由中国汉字组成,是无法根本剔除的。
近年来韩国费尽心血搞“去中国化”,但是从未想过自己的立场。韩国一次次地将中国的东西换个名字变成韩国的,在外界看来可笑至极。
总结
【 中国食品|抢走“中国文化”?韩国故意给饺子改名,日本民间传来嘲讽声】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于韩国这样的去中国化的行为,中国表示无可奈何。韩国品牌此次为了盈利做无下限的事,只会此次遭受社会吐槽。像韩国“去中国化”的做法,只会形成掩耳盗铃的假象。强行夺来的东西并不能代表是自己的,韩国应及时认识这一错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