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科学家愿意去哪创业

■采访人员 沈春蕾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在北京某高校教授的办公室门外,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已经等候了整整一天 。而这位教授正在外奔波寻找场所,希望尽快将自己团队研发的应用技术落地转化 。
这场迟到的见面以一份合约的签订而圆满告终 。其中一位客人是江苏省某市副市长,通过相关渠道知晓该教授的技术在当地有很大市场,于是带着秘书亲自登门拜访,希望引入该技术,并愿意提供免费场地和相关优惠政策,帮助教授团队在当地注册成立公司 。
不久前,采访人员再次联系上这位教授获知,这些年来,他已先后推荐多个技术项目在当地转化和创业,并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他认为,创业选址很重要 。
今天,科研人员如果打算创业,哪里是创业的“福地”?下面的案例,或许可以借鉴 。
靠近技术发源地
近日,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航紫荆)将7架JZ-120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运往重庆消防救援总队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9年的学习生活,让我们距离儿时翱翔蓝天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清航紫荆创始人李京阳告诉《中国科学报》 。
清航紫荆的研发团队中,有21人来自清华大学 。其创始团队早在2015年就加入清华x-lab(清华大学新型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教育平台),并在清华大学双创教育平台的帮助下注册成立公司 。
2019年,清航紫荆从清华科技园迁入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中关村延庆园 。今年,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的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科技创新园正式开工 。“无人机科技创新园一期建设包含了我们5500平方米的总装车间 。”李京阳向采访人员透露,“选择延庆是因为这里有试飞场地和精装住宿公寓,离技术大本营清华大学也不远,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
“在国外,我只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打工者,坚持的意义何在?”这一困扰王欣洋多年的问题在他决定回国创业后最终有了答案 。
对于国内的创业地,在东北长大的王欣洋选择了长春,因为这里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光所) 。
曾有合伙人对王欣洋选择的创业地提出质疑,认为东北不具备创业的土壤和氛围 。“长光所被誉为新中国‘光学的摇篮’,其在光电系统研发领域的技术经验和行业资源,都是微电子创业企业所必需的要素 。”王欣洋选择长春的理由恰恰就是看中了长光所深厚的技术背景 。
在长光所的帮助下,王欣洋创办了长春长光辰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并成为中科院弘光专项“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系列化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果转化主体单位和产品市场推广单位,获得多方支持 。
接近用户市场
东北还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 。来自黑龙江政府网站的信息显示,黑龙江省是我国优质稻的重要产区,有6400多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 。
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家洋带领团队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情况 。面对地方提出的开发优质、高产长粒型、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等需求,李家洋团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 。
科研团队主要瞄准当地水稻种植的四个目标:高产、优质、抗倒、抗病 。“培育一个品种通常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 。”团队核心成员、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刘贵富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些年我们花在东北的精力比北京多 。”
2017~2020年,“中科发”系列5个水稻品种先后通过国家审定 。为更好地推广这些品种,中科发农业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成立并落地哈尔滨 。“种子生产和市场都在东北,那里无疑是首选创业地 。”刘贵富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