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全北京最“安静”星巴克,有7位特殊的咖啡师

一年前,27岁的听障残疾人陈子忠刚到店里参加培训和工作时,总会隔一天才回复同事的微信,“我没有看微信的习惯,以前一般也不会有人找我。”
一年后的现在,他不再“小透明”,不仅喜欢上说话,而且说得越来越好。交流还让他交上了新朋友,笑容也比以前多了。
陈子忠就职的,是全北京最“安静”的星巴克。

听障|全北京最“安静”星巴克,有7位特殊的咖啡师
文章插图
2020年9月4日,星巴克西铁营万达店正式开业,这也是北京市首家星巴克手语门店——店里有16位全职咖啡师,其中7位是听力障碍的残疾人朋友,其中就包括陈子忠。
门头上每一个字母都对应着手语标识,入口处温馨的门店介绍,仅在手语店售卖的杯子、布包,双面点单屏清晰地呈现点单内容等待确认,出饮台上方的大屏幕显示订单完成状态,吧台上的温馨提示语“我们听不见你的声音,但我们很乐意为你服务”……
这些“无声”邀请无不让顾客感受到这家店的与众不同。
听障残疾人递出每一杯制作完成的咖啡时,都会以一句手语“谢谢”,用无声的方式与顾客温暖连接。

听障|全北京最“安静”星巴克,有7位特殊的咖啡师
文章插图
手语门店的经理陈芳琪虽然入职星巴克12年,但接手这家门店也面临全新的挑战。
“从培训阶段,听障小伙伴就和健全人一起相处。刚开始我发现每次介绍一个知识点,他们会一遍遍地抄写,后来才知道,由于他们无法运用听力甚至语言感官,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反复抄写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那一刻,陈芳琪真正感受到了听障伙伴的不容易。
陈子忠正是她从30多份简历中筛选出来的。“员工出行的安全、便利是首要考虑因素,家住何处,是否有无障碍设施完备的地铁、公交通往西铁营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对这一行的热爱,以及工作经验。”最终,20余人被筛出去,陈子忠是留下来的一个。
当咖啡师,是陈子忠的第三份工作。之前的两份工作都与他在大学里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口,但几乎没机会与人交流,他不喜欢,自己想要的是一份能真正融入社会、能“说话”的工作。
其实,陈子忠并不是全聋,有一定的听、说能力,但一直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父母都是聋人,在家里他不需要说话;从小在特殊教育环境里成长,接触到的小伙伴大部分也是听障者,用手语沟通即可。
而现在,陈子忠交流方式更多了,人也开朗自信许多。在店里碰到听说能力不那么好的聋人同事,他一般打手语沟通,与其他同事和顾客交流时就用口语。有时他听不太清或说不太清,重复和耐心必不可少。但他喜欢说,并且说得越来越好了。仅一年,他还从什么都不会的“小白”,成长为值班主管,还获得“咖啡大师”的称号,穿上了“黑围裙”。
和陈子忠不太一样,今年33岁的听障残疾人周兰是一个四岁健听女儿的妈妈。为了给女儿树立榜样,她一直在外面工作。
刚开始入职的时候,周兰的学习过程很慢,做饮料的标准度不高,咖啡做得也不行,每一步对于她来说都很难。被店长批评过几次后,周兰心里难过,就下定决心一定尽快掌握制作技巧,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通过刻苦努力,不断请教他人,她在家里认真学习制作饮料、手冲咖啡,制作精美的拉花,经过考核终于成为“咖啡大师”。

听障|全北京最“安静”星巴克,有7位特殊的咖啡师
文章插图
在听障残疾人朋友那片无声世界里,更需要平等和爱。
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说,希望通过星巴克手语店的成功推出,为社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社会单位为残疾人提供融合就业机会,让社会大众以更平等的视角、包容的心态关注和理解障碍人士,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价值,生命更有尊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