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15世纪 , 东西方将目光不约而同地盯向了海洋 。永乐三年( 1405 年) , 郑和受命率船队自江苏刘家港出发 , 首次下西洋 。
15世纪下半叶 , 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开启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
两者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那么 , 东西方的远洋航海有什么联系吗?

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文章插图
上图_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文章插图
上图_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
  • 政治的动因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背后有政治的积极推动 。明成祖朱棣“篡逆”之后 , 国家安定 , “百姓充实 , 府藏衍溢” 。
另外 , 他还“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 , 欲踪迹之 , 且欲耀兵异域 , 示中国富强” , 在这种背景下 , 朱棣在郑和之前 , 先后派人出使古里、满剌加、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国 。
他强调:“际天所覆 , 极地所载 , 莫不归于德化之中 。”
此外 , 追求“无名宝物”和加强对外贸易在无形中坚定了朱棣进行远洋探险的决心 。在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下 , 促成了郑和七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文章插图
上图_ 马可·波罗(Marco Polo , 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 , 出生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
15世纪 , 欧洲国家资产阶级开始萌芽 , 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进步 , 西方渴求更多的货币投入生产 , 以便进行商品增殖 。
十字军东征和《马可波罗游记》使商人和新兴资产阶段对东方的富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 , 欧洲通往东方的陆路交通被阻断 。欧洲在国际上迫切需要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航线 , 在国内 。
国家要靠资产阶段投入巨额的金钱 , 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 资产阶级需要国家维护和拓展其商业版图 , 达到迅速积累财富的目的 。
双方觊觎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各取所需 , 一拍即合 。在国内外需求的推动下 , 西方航海家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
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文章插图
上图_ 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 地圆说的交集
在世界历史上 , 地圆说后来居上 , 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日月众星 , 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 , 其行其止 , 皆须气焉 。”
简单而言就是天体在气体中漂浮 , 这一学说与现代天文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
浑天说确定了黄道、赤道、南极和北极的位置 , 还提出:“天如鸡子 , 地如鸡中黄 。”
元代赵友钦进一步完善了地圆说:“地在天内 , 天如鸡子 , 地如内黄矣 。然天体极圆 , 乃取以为譬者 , 非取其形之肖 , 特以比天包地外而已 。”
【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郑和下西洋目的、性质、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结果

文章插图
上图_ 浑天说示意图
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 , 天文学家瞿昙悉达奉敕翻译印度历法《九执历》 , 其中有“推阿修量法” , 阿修量是指太阳在月面所投下地球阴影的半径 , 由此表明地球是一个球形 。
此外 , 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向元世祖忽必烈进献了七件西域天文仪器 , 其中就有地球仪 。这些天文成就使地圆说初具雏形 , 对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定位测向的理论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