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人生哲学的理想人格中,老子崇尚“婴儿”境界 。在老子看来,婴儿保持着人类最宝贵的天真烂漫的童心,他们如生机勃勃的宇宙万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样子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
老子认为,婴儿心智未开未受世俗的污染,内则柔和淡泊,外则天真无邪,婴儿终日大哭嗓子却依然清亮,是因为婴儿啼哭时能让气自然的运行,外界影响不了甚至也伤害不了他 。
老子的“婴儿崇拜”意在告诉人们,当个体忘记了自我的存在,消除了一切功利目的,消除了一切欲望,就能达到全身养性的目的 。
文章插图
老子婴儿不为外物所伤的思想,直接启发了庄子 。相较于老子的婴儿理想人格,庄子更加玄幻,提出了神人、至人、真人的理想人格 。
庄子认为神人有一种万物不伤的神奇能力 。他说,神人“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
事实上,这只是庄子的寓言而已,人不可能不为外物所限所伤,但这是庄子的理想人格,他的理想是成为不为外物所限所伤、自由自在地游于“无何有之乡”,与天地合一的神人、圣人和真人,而这种生活的境界就是“逍遥” 。
儒家人生观的基本立场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遇到问题就去解决它,儒家人生的痛苦就在于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而道家人生观的基本立场则是,不采取任何行动介入和解决问题,这叫做“无为”;
或者把问题看成是没有问题,干脆取消一切问题,这叫做庄子的“齐物”和“逍遥游” 。道家的痛苦在于人生的问题太多,所以选择逃离而出世 。
那么,人如何才能达到逍遥?庄子认为要经历三种境界 。庄子不喜欢说大白话,他喜欢用寓言的形式让你猜 。
第一个境界是“庄周梦蝶”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
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而在梦中蝴蝶也在做梦,它梦见变成了庄周,庄子梦醒之后,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了 。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 。庄周是“我”,而蝴蝶是“物”,庄子与蝴蝶在梦中合二为一,这就是“物化” 。
庄子其实告诉我们,人世间的一切看起来各有不同,但“以道观之”,所谓的生死荣辱、是非对错等,都是一样的 。
也就是说,如果“我”与“物”是对立的,人生则有无数种是非,人生就会陷入痛苦的深渊不可自拔;假如用“道法自然”的角度看世界,我与物本无差别、我与物化为一体,那带来痛苦的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
庄子是在用忘记物我的差别来消除人生的痛苦 。
但人生活于世界,不单是面对物,更要与人打交道,而人之所以痛苦,来自于自我与别人的比较,这种比较,庄子叫做“有待” 。事实上,有待来自于欲望 。
我们总是期待着某种东西,如功名利禄美食美色等 。当你把期待变成执着时,期待就变成了人生枷锁 。庄子说有人为名殉身,有人为利殉身,所以儒家圣人尧舜禹都活得特别累,这就是人生“有待”的苦果 。
文章插图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庄子又讲了一个故事 。大鹏高飞九万里,但没有风就飞不起来;列子修炼成仙能在天上溜达半个月,但没有风他还得下来 。他们飞得再高也无法实现逍遥 。那么人世间的有待是什么呢?
推荐阅读
-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真的吗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简短概括
- 茅台酒的来历渊源 茅台酒历史起源故事及发展历程
- 这些酷炫的世博会中国馆技术就是很强 上海中国馆
- 吃汤圆传统的相关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 芈月传的故事是真实历史吗 芈月传是哪个朝代的事
- “画蛇添足”中,讲了哪些大道理 画蛇添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拼多多开店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拼拼多开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故事中隐含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 悬梁刺股的故事概括及启示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内容
- 宋美玲与宋庆玲截然不同的结局 宋庆玲的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