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聊天记录 三年前的聊天记录能找回来吗


三年前的聊天记录能找回来吗(三年前的聊天记录)
“小马,你看看合同,没问题的话,就把个人信息填了 。”“好的,李总 。”
“冯师傅,这个月工资打过去了,收一下 。”“收到,老板!”
微信里,这种关于工作的聊天往来,现在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当劳动人事纠纷发生时,新的情况出现了,微信里保存的聊天记录能当作证据吗?
采访人员就此采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北京互联网法院 。得到答案是肯定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被当作证据 。尽管它刚刚出现不久,但的确是电子证据的一种,而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案件审理中 。
案例
“好的”不一定代表承诺
小马是某设计公司员工,但是在公司任职3个月期间,一直没有签订正式合同 。在离职时,他就此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公司老板不同意支付双倍工资,在案件审理中,老板拿出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 。
聊天记录显示,老板给小马发送了一份合同的电子文本,要求小马填写个人信息 。小马回复“好的”,在合同文本上填写了个人信息,并回传给老板,但小马对合同一些细节有疑义,也在微信聊天里提了出来 。双方在微信聊天中对合同的修改进行多次沟通 。老板据此认为,应当视为已经与小马签订了电子合同,而小马并不认可 。
仲裁员在分析此案时提出,双方在微信中协商沟通合同条款内容,并不能必然认定为双方已经签订了电子合同 。而小马在微信里说的“好的”,不能直接视为对合同内容作出有效承诺,因为有时这仅仅是一种收到相关文件的礼节性回复 。
解决
电子合同要有严格规范
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庭庭长李妍告诉采访人员,本案中出现的电子合同和微信聊天记录,都是电子证据中非常重要的类别 。关于电子合同,我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有对其非常严苛的规范 。“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拿个电脑手写板、手机、iPad签个名就行了 。”电子合同签署必须借助专业的硬件设备,具备防篡改等效能,绝不是改一改文档信息就完成的 。
而微信聊天中使用的“好的”“收到”“OK”及相应图标,使用时所处的背景情况复杂,含义也比较多,不能必然理解为肯定或承诺,而是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语态,综合考虑后得出结论 。
案例
用转账记录证明劳动关系
老冯在某餐馆做厨师,没有签订正式合同,每月通过微信领薪水 。疫情影响之下,餐馆经营困难,解雇了老冯 。老冯依据相关法律申请多项赔偿,公司老板则提出与老冯之间并不是劳动关系 。
老冯提交了多项证据,来证明与餐馆的劳动关系,包括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转账记录、微信转账电子凭证、银行流水凭证等 。这些证据显示,老冯每个月都在固定时间领到相似数额的转账 。转账给他的是两个人,一个人与餐馆法人同名,另一个人与餐馆股东兼财务总监同名 。而且,老冯每个月又都把这些钱,从微信提现到银行卡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