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好境界,是懂得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是什么意思


返璞归真是什么意思(人生的最好境界,是懂得返璞归真)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一个人追求学问,那么他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增长,但是当他追求大道时,欲念则是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的无为,便可无所不为 。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去繁就简,返璞归真,抛开一切虚伪的招数和手段,用淳朴赤诚的心思去待人处事,以真诚化育天地万物,以坦然面对世俗纷杂 。

古人云: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 。只有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平 。
所有的阴谋诡计,古怪陋习,奇异行为和能力,都只是设身处事时,招惹祸患的本源,那些花里胡哨的行为,看似是给自己带来了短暂的荣耀和光辉,但是这样特立独行的行为,只会给自己招致祸患 。

而真正能够让自己居于世俗之中,能够占据上位,以自己的行为赢得别人尊重的根本,是朴实纯正的德行,这也是给人生平和的根本原因 。
人生最好的手段是至诚,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返璞归真,一个人追求学问根本的境界,一定懂得以“简单”谋划人生 。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番故事:
孔子去楚国,路过树林,看到有一个驼背老人在捉蝉,好像拾取一样容易 。
孔子就问这个老人:“你是有熟练的技巧呢,还是有道?”
这个捉蝉的老人就说:“我有道,才经过五六个月的学习,我的竹竿上面可以累计两个丸子不掉下来,失败的机会减少,累积到三个丸子不掉下来,失败的机会更少,当我累积到五个丸子都不掉下来的时候,捉蝉好像拾取一样容易了,当我捉蝉的时候,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一个树立的木桩,我伸出竹竿如同槁木的树枝,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只有蝉,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繁杂万物改变我的关注,怎么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就对弟子说:“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专一,不就是所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


庄子杜撰了孔子和捉蝉老人的一番对话,来讲述了用心不分散,精神专一,便是合于道的智慧,其中所表达的道理便是只要能够排除外来干扰,让精神集中,就没有达不到目的的人生 。
人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追求的过程,完善的是自我心性,追求的是内心的合理欲念 。
但是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世俗之人却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外在的机巧之上,企图通过圆滑和狡诈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求 。
就好像现在世俗之人的世界观,所有人信奉的都是以“术”为本,拼命的使用手段,但是却不知,符合“道”的德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遵循自然大道与淳朴之心,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