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烘托、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烘托和衬托


烘托和衬托(衬托、烘托、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
注意:
1、反衬和对比不尽相同,前者侧重作比较的一方,后者表现的是作比较的两方 。
请看对比的例子,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小说《孔乙己》一开始就对两种不同身份的顾客——“短衣帮”与“穿长衫的”进行描写 。他们的服饰不同,喝酒的方式不同:一“里”一“外”;一“长”一“短”;一“坐”一“站”;一边是“要酒要菜”,一边是“用钱并不阔绰” 。这些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短衣帮”的辛苦劳累,生活贫困;“穿长衫的”悠闲自在,大模大样,有钱有势 。文章含蓄地揭示了顾客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把封建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为孔乙己的出场设置了复杂的人际关系 。
2、正衬通常就叫做衬托,衬托指甲事物对乙事物的表现作用,烘托主要指事物对环境、环境对主题、环境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
再看衬托的例子 。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例(1)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平定战乱后的欢愉和思归的感伤,一二句是正面衬托,三四句是反面衬托 。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 。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 。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 。这是“正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