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儒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的背后动机解读! 东林书院论坛


东林书院论坛(一代名儒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的背后动机解读!)
创建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毁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的东林书院,只存在了短短二十一年,但在当时却是大明朝野都极其关注的焦点 。毫不夸张的说,这座民间书院从建立起就成为明末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政治势力,推崇它的誉之清议,诋毁它的斥之结党,即使到了今天这种争议依旧不休 。
东林书院能够迅速崛起并发展,离不开创始人顾宪成的努力,以及顾允成、高攀龙、叶茂才、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等人的加盟 。这群在官场不得志的士大夫们通过考究学问、议论朝政等方式,吸引了吴越当地及其他地方众多慕名士子的关注 。
不仅如此,顾宪成还制定了《东林会约》,并以每年举行一次大会(或春或秋)和每月举行一次小会(十四日至十六日)的方式向大明朝各地著名的书院(如徽州的紫阳书院、淋沥书院等)和大儒们发起邀约,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问辩论大赛,这样的措施更是让东林书院声名远扬 。
东林书院
那么东林书院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它认第二,没有书院敢认第一 。

“上自名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虚己悚神,执经以听,东南讲学之盛遂甲天下 。”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东林书院其实就是一个在顾宪成的主持下,只要发一帖子,能得到几万、甚至几百万回帖的火爆论坛,这就是当时的现状和实力所在!
当然,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创办东林书院,并不仅仅是因为不做官了闲得慌,还在于看不惯大明朝日益糜烂的政局和社会风气,认为必须自上而下地重塑世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举止,因为百姓都是有盲从性的,只有朝廷率先作出了道德方面的标准和榜样,不好的社会风气自然也就焕然一新,才能实现贤才出而治化昌的大明盛世 。
“圣帝明王必务表彰正学,使天下晓然知所趋,截然有所守,而后上无异教,下无异习,道德可一,风俗可同,贤才出而治化昌 。”
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官职在身,就只能通过建学院,开论坛的方式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以期能够引起朝廷的关注,达到道德标准建设的目的 。
那么当时的大明朝社会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道德问题,让顾宪成不顾自己的在野之身,也要联合一群志和道同者对朝廷、对其他读书人进行道德上的批判呢?其一是明末思想大爆炸,其二是万历利用税监大肆敛财 。
东林书院内部
1、明末思想大爆炸让顾宪成等产生了成为民间道德领袖的野心!
a、儒家思想的内部争斗!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工具 。到了两宋时期诞生了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的学说);而到了大明朝中期(正德、嘉靖时期),社会上又多了一门王学(王阳明学说) 。但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王学,二者都是在儒家思想上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