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往往经常见到 , 但是科学至今都未曾照亮那块地方 。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为什么热水会比冷水更容易结冰 。
文章插图
常识一定对吗事情还得从公元前说起 。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时候 , 人们就发现同等质量和冷却条件下 , 温度略高的液体 , 却比温度略低的液体 , 更先结冰 。
1962年 , 弗朗西斯·贝肯在他同年出版的著作《新工具》中这样写道:“那些温度稍高的水比那些低温的水更加容易结冰 。”
文章插图
这就很奇怪了 , 因为按照一般的思路 , 一杯70℃的水 , 一杯25℃的水 , 将水从70℃降到25℃要花时间 , 所以70℃降到0℃肯定比25℃降到0℃时间长 。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 , 这里的水是蒸馏水 , 不含任何杂质 , 而我们常见的河水、海水等含有杂质的水 , 结冰温度一般都会略低于0℃ 。
文章插图
喝冰牛奶喝出的发现——“姆潘巴现象”1963年 , 在坦桑尼亚马干巴中学 , 有个名叫姆潘巴的初三学生特别喜欢和同学一起做冰淇淋吃 。他们总会先在煮沸的鲜牛奶中加入白糖 , 待其冷却后倒入冰格 , 然后放入冰箱冷冻室 。
有一天 , 姆潘巴发现冰箱冷冻室的空间就快不够用了 , 他害怕别的同学抢先用掉 , 急忙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糖 , 不等冷却就送入冰箱 。
一个半小时后 , 姆潘巴发现了一个让他十分困惑的现象:热牛奶比冷牛奶更快地结冰了 。
文章插图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困惑的姆潘巴赶紧跑去问老师 , 老师却说不可能 , 指责他说谎 。有一天 , 机缘巧合 , 他请教奥斯波恩博士 , 并一起回实验室做起实验来 。
1969年 , 姆潘巴和奥斯波恩博士一起撰写了关于这一现象的论文 , 并命名为“姆潘巴现象” 。之后世界上很多科学杂志都刊登了这一自然现象 , 认为这是对牛顿冷却定律的严峻挑战 。
文章插图
简单问题背后的不简单之处2006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茨在对“姆潘巴效应”深入研究后认为:这种现象实际上与水中的溶解物有关 。
通常 , 水在加热过程中 , 一些会使水变“硬”的溶解物 , 主要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 , 会被“驱逐”出来形成固体沉淀 , 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附在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
推荐阅读
- 运动裤配什么鞋子好看 运动裤配什么鞋子比较好看
- 鸡蛋哪种比较好
- 杨桃边为什么不能吃 杨桃边为啥不能吃
- 吃什么养伤口比较快 吃啥养伤口比较快
- 高考吃什么食物最好 高考前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 吃葡萄的方法技巧 怎么吃比较好
- 紫乐和紫珍珠哪个好养 紫乐和紫珍珠哪个花比较好养殖呢
- 猪突然瘫痪打什么针
- 剑兰种球几月种比较好
- 地下室公摊面积一般有多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