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肉蔻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 。《本草求原》
22、肉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果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及大肠之滑脱,四神丸中有之 。温脾即以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药,与草果之专主中焦者微别 。大明谓温中下气,开胃,解酒毒 。甄权谓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 。李珣谓主心腹虫痛 。皆专就寒湿一边着想者 。若湿热郁滞而为此诸症,则必不可一例论治 。故李珣又谓主脾胃虚冷虚泄 。濒湖谓暖脾胃、固大肠 。要言不烦,最为精切 。惟珣又谓治亦白痢,则湿热者多,虚寒者少,不当泛泛言之矣 。香、砂、蔻仁之类,温煦芳香,足以振动阳气,故醒脾健运,最有近功,则所谓消食下气,已胀泄满者,皆其助消化之力,固不可与克削破气作一例观 。《本草正义》
23、肉蔻治霍乱吐泻不止 。(《太平圣惠方》肉蔻散)
文章插图
肉豆蔻、肉蔻
二、肉蔻的食用方法
1肉豆蔻散
来源:《奇效良方》卷十四 。
组成:肉豆蔻7枚、(每枚剜一窍,纳木香1粒在内,以面裹嫩熟,去面不用)
用法:上碾为末,分作二服 。不拘时用米饮汤调下 。
主治:脾虚肠鸣,泄泻不食 。
2肉豆蔻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
组成:肉豆蔻(去壳,炮)、黄连(去须,炒)、诃梨勒(炮,去核)各22克、甘草(炙,锉) 白术、干姜(炮)、赤茯苓(去黑皮)各15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0克
用法:上八味,捣罗为散 。每服2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日三服 。
主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 。
3肉豆蔻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
组成:肉豆蔻7.5克(去壳)、桂心7.5克、人参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煎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
主治:小儿霍乱,吐泻腹痛 。
4肉豆蔻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
组成:肉豆蔻2枚(去壳)、当归(锉,焙)1分、蜜陀僧(研)1分、诃黎勒(煨,去核)1分、黄连(去须)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龙骨半分、干姜(炮裂)半两 。
主治:小儿脓血痢 。
用法:上为散 。每服半钱匕,空心米饮调下,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
5肉豆蔻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引《圣惠》 。
组成:肉豆蔻1分、诃黎勒2分 。
主治:赤日痢不止,水泻 。
方法:上为散 。
用法:每服2钱,米饮调下 。未效再用1两服 。
6肉豆蔻散
来源:《圣惠》卷五 。
组成:肉豆蔻3枚(去壳)、白术半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丁香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莲莪术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
主治:脾脏冷气,时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黄,常多呕逆,四肢虚乏 。
方法:上为粗散 。
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
7肉豆蔻饮
组成:肉豆蔻(炮去壳)4枚、高良姜1两半、白芷1两半、人参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槟榔(锉)1两半 。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
主治:反胃,饮食入口即吐 。
制法:上为粗末 。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半,薤白3寸,切,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
推荐阅读
- 不同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间 不同人群的具体最佳睡眠时间
- 睫毛膏太粘稠可以加水吗
- 睫毛膏和纤维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 睫毛膏的危害
- 睫毛膏的分类
- 捷信是哪个国家的
- 捷克的重工业是不是很发达
- 捷克的经济情况怎样留学前景好吗
- 带帽檐的帽子能用洗衣机洗吗?
- 火影中的背景音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