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雪国。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日本文化在历史长河,以“真实”为基础,自力地生成“哀”的特殊品格,并继而形成浪漫的物哀,幽玄的空寂和风雅的困寂三者相通的传统文化精神 。在物哀文学观念发展过程中,紫式部作出重大贡献,她在《源氏物语》中,从简单的感叹到复杂的感动,深化了主体感情并由理智支配文学素材,使物哀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含赞赏亲爱、共鸣、同情、可怜、悲伤的广泛含义,而且感动的对象超出人和物,扩大为社会世相,感动具有观照性 。在紫式部看来,物哀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层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第三层则属观照性的,它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心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表现出的虚无与《源式物语》中的物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物哀的第一层是对人的感动 。尤其是男女恋情的哀感 。这在《雪国》的创作动机中表现了出来,川端康成曾说过:“《伊豆的舞女》也罢,《雪国》也罢,我都是抱着对爱情表示感谢的心情写就,这种表现,在《伊豆的舞妇》中纯朴地表现了出来,在《雪国》中则稍微深入,作了痛苦的表现 。”从男女间的恋情出发来表现悲哀思想,这是日本古典文学传统 。《雪国》中驹子真心爱上岛村,不能自持,岛村清楚地知道驹子迷恋上他,但他认为驹子的爱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就是徒劳的,可悲的,岛村在驹子为生活而生活,为爱情而爱情这一女性悲哀的苦海是漂荡着,他的内心为苦涩所浸泡 。他倾心叶子,叶子可望而不可及,这种虚无感与物哀是相通的 。物哀的第二层是对世相的感动 。《雪国》整部作品都是在偏僻乡村发生的,似乎与现实联系不大 。但联系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发现,在川端康成创作《雪国》时,日本军国主义正进行疯狂的侵略战争,川端康成没有下面反映这场战争,而是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正如日本评论家岛崎秀树说:“川端康成对军国主义是消极抵抗,《雪国》便是例子 。” 川端康成把现实抽象化,把虚无世界把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人情世相中,暗示人生徒劳 。物哀的第三层观照性,它是对自然物的感动 。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以回时为伴,很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灵性 。他们在自然中发现美的存在,进而创造文学的美 。雪国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花、杉树 。在雪国,月色也是别有特色,“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野尽头惟一的景色,月色虽以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寥峭的感觉 。”“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进来,照亮得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 。”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浸透着岛村的主观情绪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物哀是相通的,物哀不是直观而是靠情绪,想象力去感受自然,在欣赏自然景物时潜藏着一种爱情的哀愁情绪留有诗韵,包含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 。日本传统文化经由镰仓时代禅宗世俗化演绎出空寂幽玄,即强调从“无”的境界中发现完全的、纯粹的、可谓“无中万般有”,平安时代,闲寂与以幽玄为基调表现苦恼的更具情绪性的空寂相分离,表现出以风雅为基调,表现寂寥之情更具情调性的特征 。不像物哀那样耽于悲衣与同情的感情咏叹,而是让人们不断体味其不乐的寂寥感,一种精神性的“寂” 。川端康成也说:“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不厌其烦地描写雪夜、夕阳、甚至于叶子的死,作者都展现出“银河泻入心理”那种欣赏似的闲寂的虚无 。正如川端康成喜叹引用的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的一句话:“往昔徒然空消逝” 。在他眼里,终极的空虚才是真正的美的所在,而对于美,我们还需要感受 。这种感受性格是川端康对于闲寂的继承与发展 。总之,川端康成是以“虚无”本来面目表现社会人生的,在《雪国》里,川端康超越了世俗道德的规范,在朦胧中展示事件,创造出一种虚幻的美,超越现实美的绝对境界 。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颗粒的精神田野 。
推荐阅读
- 踩踏事故一发生的场所有什么特点
- 黑色星期五的由来
- 日式煎饭团的做法 日式煎饭团最家常的做法分享
- 关于PT的行云流水符石组合
- provide的用法 词汇用法内容介绍
-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旗的图案是什么 深入了解少年先锋队队旗
- 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懵懵懂懂的意思是什么啊?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呢?
- 如何清洗真皮沙发 清洗真皮沙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