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原文、作者( 二 )


《大武》四成的舞蹈是表现周公东征平乱、至于江南的事迹的 。作为《大武》四成的歌诗,《周颂·般》和《周颂·武》一样,是四言七句,语言虽然非常简练,但是用了“高”“乔”“敷”“裒”等表示空间之大的字眼,用了最能体现空间感的山峰河流来实化这种象征、隐喻周室伟大的空间之大,便具有一种雄浑的气魄,体现了圣王天下一统的恢宏之势 。
起首一句“於皇时周”,就是在赞叹周朝 。因为周代既是第一个以“华夏”自称的朝代,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又是孔子所终身向往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礼乐之邦的完美典范,因而,后世在读到和用到这些含有“周”字的古文时,就可以直接将周王朝代入为是属于中华民族共有的国度风范 。
“陟其高山”,登上了高山 。巡视四海,自然要登山临水,祭拜天地 。置身**,看到的是“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这两句形容的场景是:俯瞰群山,仰望岳峰,眺望百川,汇于一脉,俯仰天地之间,山河尽收眼底 。这是属于王者的格局,这是巡视河岳的眼界,这是颂诗吐纳的气势 。
正因为有了这俯仰之间气势如虹的胸襟与豪情,所以才有最后的升华之句:“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这是在说明天下的归心与时局的顺遂,也是说国家的天时地利人和 。
因此,《周颂·般》作为《周颂》诗里的最后一篇,虽短小精悍,却气韵冲天,势比山海 。
创作背景 周颂·般》诗就其内容而言,当为天子巡狩时祭祀山河之辞 。而所谓巡狩,本来就包括**叛乱在内 。诗中声称普天之下的疆土都归周室所有,是针对叛乱不服者而发的 。所以这首诗当为周公平乱结束时所作 。
作者 【般原文、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