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写一篇关于孝的议论文


谁能给我写一篇关于孝的议论文

文章插图
论孝道孝不可弛于家 。——题记 子曰:“孝,德之本业,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正如孔子所言,我们应修孝之道也,扬孝之意也 。古人云:“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周公的所作所为,正如其言 。据说周公助武王伐商灭纣时,惊动天帝,周公恐其行干扰了天帝,于是,在郊野祭祀天帝,同时他将祖宗上辈一同祭祀,还将父亲灵位和天帝放在一起,天帝被其孝道所感动,暗中相助周公,使伐纣大业早日成功,从此,许多国家代代效仿,圣贤明君之德,又有哪一种比孝道之举更为重要的呢? 晋朝王祥幼时丧母,继母不慈,常常虐待王祥.一日,其父外游,其母疾病突来,欲吃鲤鱼,那时正是腊月,河面冰封,上哪找鲤鱼去,可是为了满足继母的要求,王祥决定去河边看看,结果不遂人愿,王祥毅然脱掉衣服,卧于河上,忍受刺骨的冰冷,终于以体温融化了河冰,两条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捉回奉于继母,继母问道此寒冬季节,鱼从何来?得知鱼乃王祥卧冰而来,深感欣慰,此后,继母变的疼爱王祥了,多么感人啊! 晋朝还有一位有名的孝子——吴猛 。他家境贫寒,只有一间可以勉强遮风挡雨的茅屋,一到夏天,家中热的令人夜不能眠,再加上蚊子的叮咬,更是难以入睡 。看到父母白天辛苦地干活,晚上又不能好好地睡觉,吴猛想了一个好办法,每天晚上,他都拿扇子为父母驱蚊,然后脱光了衣服,坐在父母床头,过了一会儿,蚊子便都来叮咬他了,父母才得以好好的睡上一觉 。一天夜里,父亲起床上厕所,发现吴猛坐在床头,身上又没穿衣服,感到很疑惑,当他看到吴猛身上的一个个又红又肿的包,算是明白了,他感到十分心疼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当地太守的耳中,他送了一顶蚊帐给吴猛,从此,吴猛一家再也不必担心蚊子的威胁了,这是用吴猛的孝心换来的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望我世人,五者具兼,以感母情,以报父恩!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 。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 。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 。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 。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 。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 。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