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国时期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 , 日遇七十二毒 , 得荼而解之” , 这是世界上最早有关茶事的文字记载 。 神农距今不过四五千年历史 , 神农当时只是发现了茶 , 这还不是说茶的起源 。 近代专家学者们 , 根据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论证 , 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 。
首先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考察茶树起源 。 地球在形成以后 , 经过了多次演变 , 其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 不似现在地球的状态 , 当然地球气候也不是现在的状况 。 大约在两亿五千万年以前 , 地球分为劳亚古北大陆和冈瓦纳古南大陆 , 前者位于赤道及其两侧 , 后者位于南寒带 。 中国在古北大陆 , 印度在古南大陆 , 两者之间隔着泰提斯海遥遥相望 。 经过地质年代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漫长岁月 , 多次地壳运动 , 地球上水陆分布及气候发生很大变化 。 据云南地质历史 , 大约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三叠纪 , 云南便是露出海面的陆地;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以来 , 全省处于热带亚热带温润气候 , 这有利于被子植物和古热带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在距今一千二百万年的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所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起 , 影响云南植物区系与植被的变化;其后第四纪以来的几次冰河时期 , 云南未受冰川直接袭击 , 滇中以南气候依然温湿 , 因此许多植物原种得以幸存 。 据考察 , 滇南的原始森林中 , 至今还发现有第二纪孑遗的木莲和被誉为“活化石”的树蕨 , 还有鸡毛松、苏铁、爪哇树、爪哇苦莲等古生植物 。 现今云南有高等植物15000多种 , 占全国高等植物一半以上 , 故云南有植物王国之称 。 据贵州新编《贵州土产工作概要》称 , 1980年7月9日在晴隆县菁口乡云头大山发现茶子化石 。 那里可以说是云南茶树起源中心之边缘 。 近年来我国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蝴蝶梁子等地发掘到距今200多万年以前的猿人化石 , 被誉为东方猿人之始祖 。 这说明云南古地理、古气候具有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 至于茶树是否也在这里发生和滋长?可以从它的近缘植物加以考察印证 。
茶树的近缘植物是论证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 。 云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 , 水热资源丰富 , 在常绿阔叶林作用下 , 发育形成的红壤土 , 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 , 是世界上最古老土壤之一 。 这是形成被子植物的茶科植物系统发育的优良条件 , 所以云南茶树的近缘植物特多 , 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美誉 。 据植物分类学 , 茶科植物共23属380多种 , 分布在我国的就有260多种 , 绝大部分又分布在云南;据中国科学院“780工程”调查 , 在云南仅仅腾冲一个县境内 , 就发现有山茶科植物8个属70多个种;近据中国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会同有关部门对云南茶树品种资源调查结果 , 按照张宏达教授对山茶树属植物分类: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有37个种和3个变种 , 分布在我国的就有36个种和3个变种 , 其中分布在云南的有31个种和两个变种 , 并且有17个新种和1个变种是世界茶谱中尚无记载的 。 云南茶树近缘之多 , 可称世界之冠 , 这充分证明云南是茶树起源中心 。
再从古老大茶树的分布加以考察 。 云南已发现的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大茶树 , 多分布在澜沧江、怒江、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 , 其中: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 , 1961年发现一株野生型大茶树 , 树高32.12米 , 树龄1700多年;勐海县南糯山的半坡寨有一株栽培型大茶树 , 主干直径1.38米 , 树龄800多年 , 被誉为“茶树王”;在风庆县的马街区华丰乡香竹管1983年发现一株栽培型大茶树 , 主干基径2米 , 胸径1.59米;凤庆县的诗礼区古黑山附近小光山约两平方公里的地区内生长着万株以上的野茶树群落;澜沧县的景迈茶山延伸地有一株四人合抱的大茶树 , 分枝在离地15米以上;镇沉县九里区和平乡千家寨有成片生长的大茶树 , 大者主干直径1.27米 , 树龄约1000年以上;思茅县磨黑区闭结乡分布有成片大茶树 。 最大者直径1.18米;金平县哈尼田永平乡及老旧寨等地发现大茶树约100株以上 , 据湖南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刘宝祥考查认为其茶果形状特殊 , 有球形、桃形、饼形 , 与大果茶性状不同 , 采叶经生化测定 , 其简单儿茶素高 , 观察花序 , 单花序比丛花序多 , 结果率低 , 是属野生原始型品种 , 树龄当在2000年以上;师宗县五洛河区大厂乡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株茶树树高25米 , 主干直径为0.52米 。 云南古生大茶树有野生型 , 也有栽培型 , 有单株独立 , 也有成片生长 , 分布面之广 。 数量之多 , 年代之久远 , 树型之高大 , 令人叹为观止 , 这证明云南茶树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