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主旨是什么】《最后一课》通过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文章插图
《最后一课》简介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 。《最后一课》虽然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但是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 。
《最后一课》采取第一人称写法,用天真的儿童口吻来叙述事件的经过,通过小弗郎士的心灵来感知周围发生的一切 。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幼小心灵的感受,极其鲜明地表现了祖国所蒙受的灾难以及处于灾难之际的法国人民的忧愤 。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阿尔丰斯·都德,他是一位爱国作家 。他在1857年的时候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 。他一生中一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是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
推荐阅读
- 京东积分有什么用?怎么获得?
- 老毛桃一键还原教程 老毛桃一键还原的方法
- 怎么让手机网好一些 试试这样做
- 一斤鱼用什么漂最好看 钓半斤到1斤用什么漂
- 一楼反水怎么解决
- 室内设计培训和平面设计培训有什么区别? 就业方向不太一样
- 粽子中间的米没有粘在一起是怎么回事
- 单招一志愿和二志愿是什么意思
- 采桑子忆甲午北上过方顺桥,咏雏妓弹琵琶,有句“身与琵琶一样长”,稿已佚,以词纪之原文、作者
- 灌篮高手手游牧绅一大招怎么用